大漠,沙如雪 大漠沙如雪的下一句


大漠,沙如雪 大漠沙如雪的下一句

文章插图
大漠沙如雪的下一句1燕山月似钩 。出自《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马诗》共有23首,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作者李贺,字长吉,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长吉体诗歌开创者,有“诗鬼”之称,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所著名篇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另著《昌谷集》 。
作品原文: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作者:李贺唐代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诗鬼李贺的经典咏马诗,短短20个字无一生僻,却秒杀李白杜甫名作2画家爱画马,诗人也爱写马 。这是因为马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就有极强的象征意义 。马身上体现的忠诚、意气风发等积极意象,让它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 。千年诗坛,有不少经典咏马诗,诗仙李白有《白马篇》、《发白马》、《紫骝马》等,诗圣杜甫有《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病马》,再加上姚合、岑参、韦应物等人的作品,咏马成了诗歌中的一大题材 。
黑马在秋季自然的背景下驰骋
【大漠,沙如雪 大漠沙如雪的下一句】但在这众多的咏马诗中,有一个人的作品不得不提,它们就是诗鬼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 。李贺爱马、懂马,这23首作品代表着唐代咏马诗的巅峰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这23首中的第五首,也是李贺的一篇封神之作,全诗短短20个字无一生僻,却轻松秒杀李白杜甫的数首名作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要读懂这首诗,我们首先要了解诗背后的大环境 。当时唐朝正处于藩镇割据肆虐的年代,李贺虽为一介文人,却也有一颗平乱建功的雄心 。但他和很多怀才不遇的文人一样,终究未能得到朝廷的赏识,所以只能将自己的满心抱负和愤懑通过一首首咏马诗表达出来 。
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边塞的景象,开篇就用了两个高明的比喻,十分惊艳 。广袤无垠的大漠平沙万里就像铺着一层白雪,正常来说沙是黄色的,为什么在诗人笔下会是“沙如雪”呢?下一句给出了解答,在连绵的燕山山岭之间,如钩的月牙高挂,月光洒满大地,所以平沙自是白茫茫一片、宛如白雪 。这两句自然地流露出边塞的凛冽寒气,再加上月牙如“钩”,将读者一下子带入边塞广袤的沙场之上 。
Scenic View Of Desert Against Sky During Sunset
前两句描写了广袤的边塞战场,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感叹 。什么时候才能给马儿带上金络头,奔走踏遍这清秋的广袤平沙 。其实我们稍微思量,便不难发现诗人的愤懑和无奈,良马已经准备好了,但它现在却没有沙场驰骋的机会,得不到赏识 。这看似是在说无伯乐的良马,其实说的又何尝不是诗人自己 。
Red horse run in sunset light
作为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完美地诠释了4个字:言简意丰 。它是一首咏马诗,诗中却没有出现一个“马”字,而是通过对沙场环境的渲染,以及“金络脑”、“快走”、“快走”、“踏”等字眼来点出这个“马”字 。它是一首怀才不遇诗,却通篇没有提到自己,但诗人建功立业的决心及英雄用武之地的愤懑,却藏在了字里行间 。这些正是这首诗能流传千年,秒杀李白杜甫的原因 。
或许正是因为生不逢时的无奈和愤懑,李贺最终在27岁便郁郁而终,他的死对于唐诗来说无疑是莫大的损失 。倘若他能活到李白杜甫的年纪,或许唐诗的巅峰就不止李杜二人了 。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3唐代: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
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李贺的《马诗》共有23首,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这里所选的是第五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