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为什么中国人把梅兰竹菊称作四君子 为什么当中

你知道为什么中国人把梅兰竹菊称作四君子1

你知道为什么中国人把梅兰竹菊称作四君子 为什么当中

文章插图
梅兰竹菊四君子,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的四种品格,合而观之,有一共同点,都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
梅兰竹菊(春兰、夏竹、秋菊、冬梅)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 。
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我以为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梅兰竹菊自况,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之故吧 。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也确实恰如其分了 。
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 。四君子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是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画家在创作时常把竹、梅、松三项画在一起,称为岁寒三友 。加上兰,称为四友 。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 。画家用四君子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 。
梅兰竹菊,国人的精神寄托2梅花、兰花、竹子、菊花,
被称为花中“四君子”,
分别以其傲、幽、坚、淡的品格,
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
同时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的常见题材 。
郑板桥《梅兰竹菊》
梅,
探波傲雪,剪雪裁冰,
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 。
元 王冕《墨梅图》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
《墨梅》
居简
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 。
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 。
元 王冕《南枝春早图》
《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
《墨梅》
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
《早梅》
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
明 陈录《万玉图》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
明 陈录《梅花图》
《梅》
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

贡性之
眼前谁识岁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 。
明月满天天似水,酒醒听彻玉人箫 。
明 王谦《卓冠群芳图》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梅花》
庚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
清 金农《红绿梅花图》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
《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
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
《十一月后庭梅花盛开》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 。
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 。
清 萧晨《踏雪寻梅图》
《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 。
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
《红梅》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