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意思翻译 春风送暖入屠苏的上一句

春风送暖入屠苏的上一句1

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意思翻译 春风送暖入屠苏的上一句

文章插图
爆竹声中一岁除 。全文: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 总把新桃换旧符 。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 , 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 , 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 , 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 , 换上新的桃符 。
赏析:歌颂春节的诗很多 。王安石这首抓住放鞭炮、喝屠苏酒、新桃换旧符三件传统习俗来渲染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 。这样写 , 精炼、典型、概括力强 。诗中流露出的欢快气氛 , 与作者开始推行新法、实行改革、希望获得成功的心情是相一致的 。现在贴桃符的人少了 , 多数人把桃符换成了春联 , 但过年放鞭炮、喝酒的习俗还在民间广为流传达室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非常悠久的 。这首诗也就具有传统美的品格 。当然 , 现在大城市人太多 , 从空气的清洁和防火等方面考虑 , 并不提倡鞭炮 。
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2一夜连双岁 , 五更分二年 。
今日是除夕 , 新旧交替之时 , 
“今岁今宵尽 , 明年明日催 。”
岁自此夜尽 , 农历自此翻新 。
这是旧年与新年的衔接 , 
也是今宵与明宵的跨越 。
除夕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 
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 , 
因在农历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 
俗称“年三十” 。
虽则中国人比较内敛含蓄 , 
国内也少有热情奔放的节日 , 
可除夕好像是一个例外 , 
一向重视岁时节令的华夏儿女 , 
在一年辛勤劳动的终结之时 , 
愿用最热烈、隆重、丰富的方式 , 
去庆祝这一传统节日 。
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年份里 , 
整个中华大地的除夕之夜 , 
霓虹闪烁的城市里 , 是烟花的五彩缤纷 , 
僻静古老的山村里 , 是震响天宇的爆竹声声 。
孩子们欢快地跳着 , 叫着 , 
这是独属于节日的无穷乐趣 。
如果不是某种刺激物击中灵魂深处的隐痛 , 
内敛的中国人内心是不会泛起波澜的 。
节日就是这样一种催化剂 , 
它能击中人们内心的最柔软处 , 
因此才有“每逢佳节倍思亲” , 
才有“今夜月明人尽望”……
千百年来融铸在骨子里的思家想亲 , 
再加上过年本身的强烈召唤力 , 
让归人们不远千里万里也要去奔赴 。
一如每一年的春运 , 
是一场他乡到故乡的迁徙.
不管身在何方 , 家在何处 , 
不顾舟车劳顿 , 旅途颠簸 , 
最晚也要在除夕这一天 , 
叩响熟悉的门槛 , 
只为了不辜负父母一年的翘首以盼 。
平日里我们习惯了城市的人潮如涌 , 
高楼和车辆 , 
突然从南方回到北方 , 
当绿色和暖意渐渐消失 , 
灰色的苍茫大地映入眼帘 , 
带着寒意的风扑面而来 , 
你会发觉这才是熟悉的故土 。
抑或你从久居的北方回到南方 , 
那种莫名的亲切感同样如此 , 
会将你瞬间唤起 , 
让你禁不住不感怀 , 
原来 , 一切都还是记忆中的模样 。
一年里有许多个节日 , 
唯有春节盛大而热烈 , 最富仪式感 , 
且春节的喜悦指数是最高的 , 
而除夕则是喜悦中的喜悦 。
每年一进入腊月 , 
勤劳的人们就开始做熏鱼腊肉 , 
及至紧锣密鼓地筹备和添置年货 , 
再加上一番蒸煮油炸……
还有一系列贴春联、贴窗花、放鞭炮、
买新衣、备红包、做年饭……
“烹羊宰牛且为乐 , 会须一饮三百杯 。”
李太白的宴饮句子 , 
用来形容春节竟是这般贴切 。
经过一年的忙忙碌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