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由来 古诗的由来手抄报( 三 )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在古人看来,“诗”和“志”,是一而二的概念,不过一外一内而已 。“志”与 “寺”古时读音非常接近(抑或相同),它们都是“之”声 。属于音近(同)假借 。
寺,从寸,之声 。《说文解字》解释:廷也,有法度者也 。这其实是引申义 。把寺理解为官府处理政务之处 。其实,从更早的字形分析,本义是指手的动作:握持 。即“持”的本字 。但许慎的解释抓住了一个关键:就是寺跟法度、规则有关 。这个法度之意,就来源于寸字 。寸,本指手腕后一寸处,即寸口 。由此引申处法度、规则之意 。凡从寸字之字,一般于法度有关,如冠:古代帽是身份的标志,不可乱戴,要有法度准则 。守,是古代官名,暗含以法度治理之意 。尊,对尊敬的人当然注意分寸法度 。
据上,我们有理由认为诗是誌的分化字,本来诗与史部分,后来出现“誌”承担记录历史意,而同音字“诗”则专用来表示“诗歌”的含义 。为了明确和“誌”这一区别,特地用“寺”替换了“誌”中的“志” 。借用“寺”这个声旁,还兼有表意的作用,说明诗并不是纯粹的言语记录,而是一种有规则、法度的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言语 。正如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中说:守法度曰诗 。这种法度或规则就是节奏、韵律等 。可以认为诗是经过加工,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的精美的文学样式 。司马光在《赵朝议文稿序》中说:“在心为志,发口为言,言之美者为文,文之美者为诗 。”
我们需注意的是,古代的诗,有时常狭义的指《诗经》 。在古代,贵族之间,国家外事活动之间都流行诗教,常吟诵《诗经》来表情达意 。孔子在《论语?季氏》曾对自己的儿子孔鲤说过“不学诗,无以言” 。他还说过:讼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可见,在春秋是以《诗经》为内容的诗教非常盛行,同时以《诗经》内容作为外交场合随机应变的辞令是很普遍的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载:当时多个诸侯国在宋国举行弭兵大会,代表晋国出席的正卿赵武(赵盾之孙) 。弭兵大会后,赵武路过郑国,因晋已被推为盟主,郑简公对赵武殷勤款待 。还安排自己手下七名大夫作陪 。赵武就依惯例分别让七人赋诗,考察他们的心意 。其中大夫伯友赋诗名为《鹑之奔奔》,其中有两句诗为: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宴飨结束后,赵武对自己的副手叔向说:伯友将要被杀了,诗是用来说明心意的(诗以言志) 。他从诗中看出伯友蔑视国君,并公开表达自己的怨恨,注定不能长久 。后伯友果被其他与其争权的大夫杀掉 。这就是个生动的赋诗言志的例子 。各国诸侯(大夫)乃至使者在朝聘外交、宴飨朝议时,常要赋诗言志,就是说通过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委婉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听者也据此判断说诗者的真实目的和内心想法,并推断出贤与不肖来 。
最后,咱们再来说一下诗与歌之间的关系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礼记?乐记》)歌是在诗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放大、夸张,如果说诗是快板,而歌则是乐曲了 。或谓,诗是长叹,歌是咏叹 。有时诗歌的界限很难分清,只有连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