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的特点 秦腔的特点有华丽吗

秦腔的特点1

秦腔的特点 秦腔的特点有华丽吗

文章插图
1、秦腔分板式和彩腔两部分,每个部分均由苦音和欢音组成 。苦音腔演唱时激越、悲壮、深沉、高亢,表现出悲愤、痛恨、怀念、凄凉的感情 。欢音腔则欢快、明朗、刚健,擅长表现喜悦、愉快的感情 。
2、秦腔曲牌分为弦索类、击乐类、唢呐类、笙管类、海笛类、套曲类 。
【秦腔的特点 秦腔的特点有华丽吗】3、秦腔板式分为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无眼和无板无眼四种 。板腔称谓有慢板、拦头板、一锤安板、阴司板等,角色有十三门、二十八类之说 。
4、秦腔脸谱讲究庄重、大方、干净、生动和美观,颜色以三原色为主,间色为副;平涂为主,烘托为副 。在显示人物性格上,表现为红忠、黑直、粉奸神奇的特点 。
5、秦腔唱词结构是齐言体,常见有七字句和十字句,和唱词相对应的是曲调 。秦腔板腔音乐结构可以归纳为:散板-慢板-由中板而入于急板-结束的过程 。
5分钟搞懂秦腔,它竟然是豫剧的鼻祖?2秦腔的简介秦腔,别称梆子腔,中国西北地区传统戏剧,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 。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 。
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 影响,并直接影响了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 。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 。
秦腔的历史渊源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 。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俗称“桄桄子” 。
秦腔可分为东西两路:西路流入川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 。所以说秦腔可以算是京剧豫剧、晋剧、河北梆子这些剧目的鼻祖 。
秦腔又名“秦声”“乱弹”“梆子腔” 。民间俗称“大戏”,清代中叶以后,北京等地亦称“西秦腔”“山陕梆子” 。秦腔在陕西境内,因各地方言、语音的不同而演变形成了四路:流行于关中东府同州(今大荔)地区的,称“同州梆子”(即东路秦腔);流行于中府西安地区的,称“西安乱弹”(即中路秦腔);流行于西府凤翔地区的,称“西府秦腔”(即西路秦腔);流行于汉中地区的,称“汉调桄桄”(即南路秦腔) 。
秦腔的唱腔秦腔的唱腔为板式变化体,也就是以一个曲调为基调,通过节拍、节奏、旋律、速度等的变化而形成一系列不同的板式 。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两部分,板路有二六板、慢板、箭板、二倒板、带板、滚板等六类基本板式 。彩腔,俗称“二音”,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荡,剧情发展起伏跌宕之处 。秦腔用假嗓唱出,其中的拖腔必须归人“安”韵,一句听下来饱满酣畅,极富表现力,这也是秦腔与其他地方戏曲不同的地方 。
秦腔的板式和彩腔每部分均有欢音和苦音之分 。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昂,适合悲愤,怀念、凄哀的感情 。欢音腔欢乐明快,刚健有力,擅长表现喜悦、明朗的感情 。秦腔宽音大嗓,直起直落,既有浑厚深沉、悲壮高昂、慷慨激越的风格,同时又兼备缠绵悱恻、细腻柔和、轻快活泼的特点,凄切委婉,优美动听,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秦腔的艺术表演形式多样,表演技艺质朴、粗犷、细腻、深刻,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程序严谨 。
秦腔的行当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生旦净丑,各有千秋 。秦腔的角色体制有四生、六旦、二净、一丑,共计十三门,又称“十三头网子” 。
其突出特点主要体现在演唱时,须生、青衣、老旦、花脸多角重唱,所以也叫“唱乱弹” 。民间有“东安安西慢板,西安唱的好乱弹”之说 。这些生角的大板乱弹,长达数十句之多 。如《白逼宫》中的汉献帝的器音乱弹,要唱五十多句,讲究唱得潇洒自然,优美动听,民间称为“酥板乱弹” 。此外,作为武净的花脸讲究架子功,以显威武豪迈的气概,群众称之为“架架二”
秦腔的音乐秦腔曲牌分弦乐、唢呐、海笛、笙管、昆曲、套曲六类,主要为弦乐和唢呐曲牌 。秦腔的音乐伴奏,向称四大件,以二弦为主奏,人称秦腔之“胆” 。琴师在秦腔戏班中具有重要地位,常坐于舞台前场后部正中,伴奏音乐擅奏老调,音高为“三眼调”,三十年代后改用出调(即下把拉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