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里有什么生物-海底里有什么生肖动物

海底里有什么生物1

海底里有什么生物-海底里有什么生肖动物

文章插图
鲸类、海豚、海豹、海狮、儒艮、鲎、虾类、蟹类、石鳖、贻贝、珍珠贝、扇贝、牡蛎、文蛤、乌贼、章鱼、海龟、海獭、海绵、海葵等 。我国管辖海域记录到了20278种海洋生物 。这些海洋生物隶属于5个生物界、44个生物门 。其中动物界的种类最多(12794种),原核生物界最少(229种) 。
1、鲸类:地球上最成功的海洋哺乳动物要属鲸类 。它们的身体和四肢骨骼演变得简直就像鱼一样了,难怪被人们俗称为鲸鱼 。
2、海豚:海豚是对海豚科的一类水生哺乳动物的统称,为小型或中型齿鲸,广泛生活于世界各大洋,在内海及江河入海口附近的咸淡水中也有分布,个别种类见于内陆河流 。
3、海豹:海豹是对鳍足亚目种海豹科动物的统称 。海豹体粗圆呈纺锤形 。全身披短毛,背部蓝灰色,腹部乳黄色,带有蓝黑色斑点 。头近圆形,眼大而圆,无外耳廓,吻短而宽,上唇触须长而粗硬,呈念珠状 。
4、海狮:海狮包括5属7种 。分布北半球 。体型较小,体长一般不超过2米 。北海狮为海狮科最大的一种 。雄性体长310-350厘米,体重1000千克以上 。
5、儒艮:儒艮是一种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 。儒艮的身体呈纺锤形,长约3米,体重300-500千克 。全身有稀疏的短细体毛 。没有明显的颈部,头部较小,上嘴唇似马蹄形,吻端突出有刚毛,两个近似圆形的呼吸孔并列于头顶前端;无外耳廓,耳孔位于眼后 。
盘点长寿到不可思议的海洋生物,最后两个理论上或可“永生不灭”2大家好,又到了“涛哥瞎白话”时间,今天和大家聊聊动物寿命的事儿,看看那些仿佛吃了“不死药”似的海洋(或水生)动物究竟有多能活!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诸位觉得,一个动物,它的寿命极限是多少?
就拿我们人来说,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寿命最长是多少呢?
一般情况下,是性成熟年龄的7倍 。
比如老鼠,3个月性成熟,那3×7=21,老鼠寿命大概就是2年左右 。
同理,人性成熟,也就是我们说发育了,在12~15岁之间,再乘以7,人的寿命理论上就在84~105岁 。
但很多海洋(或水生)里的动物不受此规律制约,它们各有各的“神通”来延年益寿,有些甚至无视时间和生命的规则,离摆脱生死轮回的桎梏仅仅只差一步,叫我们人类好生羡慕 。
生命在于运动的“打脸者”,一动不如一静的洞螈理论上说,洞螈并不是海洋或水生动物,它其实是两栖动物,体长30厘米左右,这种200多年前才发现的小东西,他们的寿命是多少呢?
洞螈
69岁 。
是不是感觉还好?的确,但69岁只是因为连一只自然死亡的样本都没找到,导致无法建立预测其寿命的数据模型,换句话说,洞螈的寿命“上不封顶” 。
且听我慢慢与诸位解释 。
洞螈被一位奥地利的自然学家于1768年首次发现,它的外表很玄幻,经常在网上被某些人称为“龙子”,甚至还别有用心地P成东方龙的形象 。
上面是P的
目前已知最长寿命的洞螈,就是69岁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只动物的寿命超过了观测者的寿命,咋整?
举个例子,科学家并不会盯着一只刚孵出来的小海龟,一直盯到它挂掉,然后一看时间,哦,海龟的寿命是150年——没人会干这么虎的事情 。
只需要找到一些自然状态下“老死”的海龟,提取出它们体内一种特殊的不参与新陈代谢的晶状体,然后通过碳14测年法对这种晶状体进行分析,就能知道这只海龟到底享年多少 。
回到洞螈——用这种方法在已经捕获的洞螈身上测算,最大的是69岁,但问题是人家还没死,科学家也没有找到户外环境里“自然死亡”的洞螈样本,所以,洞螈目前属于“寿命上不封顶”的动物,并且这个“顶”有可能极高——毕竟,与洞螈同属的娃娃鱼有接近130岁的样本 。
洞螈如此高寿的原因,就是这家伙喜静不喜动,除了交配和进食,它们几乎很少挪动位置 。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Zoology,London》的研究团队从1954年开始曾经追踪19只栖息在阿尔卑斯山脉石灰岩溶洞的地下水脉的洞螈的活动,发现它们的交配周期高达12年一次!
并且年平均移动距离不超过4米,最最“活泼好动”的一只洞螈在移动最多的一年里,也仅仅移动了30米 。甚至有一只洞螈,在连续2569天中,也就是长达7年多的日子里,没有挪动过位置!科学家一度以为它死了,但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