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胖心宽什么意思 心宽体胖的意思 心宽体胖真的会胖吗

“业精于勤 , 荒于嬉;行成于思 , 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 , 治具毕张 。拔去凶邪 , 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 , 名一艺者无不庸 。爬罗剔抉 , 刮垢磨光 。”

——韩愈《进学解》

体胖心宽什么意思 心宽体胖的意思 心宽体胖真的会胖吗

文章插图
这段话不到60个字 , 却包含了4个成语 ,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爬罗剔抉” , “刮垢磨光” 。
就文学创作而言 , 不论诗歌文章 , 如果使用大量成语堆砌 , 就显得华而不实 , 落了下乘 。但韩愈不一样 , 那些成语都是他自己创作的 。有人统计 , 韩愈总共创作了300多个成语 , 无人能及 。
成语和惯用语、谚语有相似之处 , 又有所不同 , 堪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某些场合 , 使用一个妥帖的成语往往胜过长篇大论 。能熟练使用成语对写作和演讲都很有好处 。
有不少成语尽管人们很熟悉 , 也能信手拈来使用 , 却容易念错 。好比“病入膏肓” , 恐怕很多人都被“坑”过 , 误把第四个字“肓(huāng)”读作盲人的“盲”;“歃血为盟”的头一个字念(shà) , 常被误读做(chā) 。
这种例子少说也有几十个 。我们挑其中三个更容易被念错的成语说说 。
体胖心宽什么意思 心宽体胖的意思 心宽体胖真的会胖吗

文章插图
羽扇纶(guān)巾
怎么样 , 您有没有把这个成语的“纶”字误读为(lún)呢?读错的比例肯定是非常高的 。
“纶”字在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里解作 , “青丝绶也 。从糸仑声 。古还切” , 也就是丝带 , 其中“古还切”是说“纶”字的发音 。
顾名思义 , 纶巾就是青丝带做的头巾 , 古时候也叫“诸葛巾” , 出自诸葛亮的形象 。在《三国演义》第八回里 , 有这样一段话 , “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 , 面如冠玉 , 头戴纶巾 , 身披鹤氅 , 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
体胖心宽什么意思 心宽体胖的意思 心宽体胖真的会胖吗

文章插图
喜欢宋词的同学应该不会念错“羽扇纶巾”这个成语 , 因为白话注释的书里有注音 。我们知道 , “羽扇纶巾”出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词中写道 , “遥想公瑾当 , 小乔初嫁了 , 雄姿英发 , 羽扇纶巾 , 谈笑间 , 樯橹灰飞烟灭” , 公瑾是三国时代大名鼎鼎的周瑜的字 , 周瑜的风流倜傥、英雄气概跃然纸上 。
如今人们已经不戴丝带头巾了 , 所以“纶”字在生活中通常还读(lún) 。
《礼记·缁衣》有言 , “王言如丝 , 其出如纶(lún)” , 用作“丝纶”时 , “纶”字指的是比丝稍粗的丝线 。除非读到成语“羽扇纶巾”或者在其他古书中见到“纶巾”二字 , “纶”字才读另一个音 。
体胖心宽什么意思 心宽体胖的意思 心宽体胖真的会胖吗

文章插图
踟蹰(chíchú)不前这个成语不常用 , 即便是文科生也往往会读错 , 要么念作(zhízhú) , 要么念作(zhí chú) 。主要原因是该成语还有孪生词 , 意思相近 , 写法不同 , 如“踟躇(chí chú)” , “踯躅(zhí zhú)不前” , “踌躇(chóu chú)不前” , 乍一看让人眼花缭乱 。所以“踟蹰不前”读错很正常 。
“踟蹰”一词指的是徘徊、心中犹疑 , 要走不走的样子 , 成语“踟蹰不前”的意思也是这样 。
这个成语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诗经》 , 其中《邶风·静女》写道 , “爱而不见 , 搔首踟蹰” , 通常被认为是以男子口吻写的情诗 。
此外 , 汉乐府《陌上桑》中也有一句 , “使君从南来 , 五马立踟蹰” , 古文中也写作“踟躇” 。
体胖心宽什么意思 心宽体胖的意思 心宽体胖真的会胖吗

文章插图
心宽体胖这个成语比较常见 , 然而 , 很多人都不知道 , 这里的“胖”读“盘” , 也不是肥胖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