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夫子是谁,亚夫是谁


亚夫子是谁,亚夫是谁

文章插图
亚夫是谁1周亚夫,字亚夫,沛郡丰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 。西汉时期名将、丞相,太尉周勃的次子 。汉文帝时期,袭封绛侯,出任河内太守 。驻守细柳营,抵御匈奴进犯 。善于治军领兵,得到汉文帝称赞 。升任中尉,负责京师安全 。汉景帝即位,出任车骑将军,平定七国之乱 。凭借功勋,出任丞相,改封条侯 。汉景帝后元元年,蒙冤下狱,绝食自尽 。
历史上著名的“筷子事件”!做人不能一根筋,否则,丢命2 历史上著名的“筷子事件”:做人不能一根筋,否则,丢命!
做人不能一根筋,人的性格与处事方式,与家庭文化背景很有关系的 。周勃、周亚夫父子是西汉名将,周勃虽晚年时遭牢狱之灾,感叹“吾尝将百万军,安知狱吏之贵也”,我曾是率领百万大军的将军,不过现在才知道,将军没啥了不起,真正尊贵的是狱吏! 。先说周勃 。周勃是汉代开国将军,与樊哙等人一起是帮助刘邦打天下的功臣 。仅以战功而论,周勃的功劳一般般 。周勃青史留名的原因,在于他正确“站队”有很大关系的 。刘邦死后,吕氏专权 。吕后又死了以后,汉朝诸臣面临一个重大的政治选择:是让吕氏继承把持朝政,还是把政权还给刘家?这时候,“站队”显得非常关键了 。周勃坚定的和陈平一起,平定了诸吕,把政权还给刘氏 。所以,文帝继位之后,周勃是复兴刘氏政权最大的功臣之一 。所以,他能以很一般的才能,出将入相 。但是,对他来说,可能有点累 。周亚夫是周勃的儿子 。他一生的功绩,主要是在七国之乱中建立的 。七国之乱时,他是朝庭的主将 。叛乱的平定,与他的战略制定,及战术的运用,都有很大关系 。可是,他为大汉王朝建立功勋的同时,却为自身的安危埋下了隐患 。战争中,他的一个主要的做法,是让窦太后最喜欢的儿子,汉景帝的亲兄弟去打冲锋 。当叛军进攻梁国的时候,周亚夫利用梁国的兵力,拖住叛军,不去救援,从容布置,最后打败了叛军 。从客观上来说,他的战略方针是对的 。可是这样的做法,使他得罪了汉景帝最喜欢的兄弟 。当叛乱平定之后,梁王有了机会,在太后面前为周亚夫上眼药了 。因为平定七国之乱的大功,周亚夫也得到了和他父亲周勃相同的政治地位出将入相 。打仗的时候,一般是国家危急的时候,将军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一般皇帝都能忍受 。可是,和平时期就不一样了 。特别是当宰相的时候 。在处理国家大政方针上,常常会和皇帝的意见不一致 。这个时候,听谁的,按谁的意志办事,就很有学问了 。如果宰相事事和皇帝意见不一致,恐怕自己就很危险了 。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明哲保身 。分析一下陈平和周勃的处事方式,就能看出差别来 。陈平是懂得保身的,遇事的时候,如果他的处理方式和皇帝不一样,他是可以再拿出另一套附和皇帝心意的方案来 。总之,他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皇帝是老大,他自己是为皇帝办事的 。反过来看,周勃、周亚夫办事的时候,就没有这样的灵活性 。他们非常坚持原则:他们认为对的时候,一般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立场 。七国之乱中,即使是皇帝的兄弟,到为国牺牲的时候,也不能说二话 。但这种一根筋的处事方式,常常会为自己带来麻烦 。周亚夫为相的时候,有好几个事情与汉景帝的意见不一致,汉景帝为了尊重他,照他的意思办了 。比如,汉景帝想封自己的舅舅王信为候,而且这个意见是窦太后提出的 。周亚夫没同意,他的理由当然是正大光明的 。可是,汉景帝心里肯定会有点意见这是不用说的 。还一种事情,当初景帝想废立太子的时候,周亚夫也是不同意 。我们不能不说,周亚夫的意见都是站在一个公充的立场上,在道德上都站得住脚 。可是,他坚持原则固执己见的性格,汉景帝应该是很清楚的 。汉朝的皇帝们对周亚夫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汉文帝临死的时候,告诉自己的儿子汉景帝,周亚夫是可用之材 。可是,汉景帝晚年的时候,也是为了自己的儿子,把周亚夫提前处理掉了 。其中的原因,说白了很简单 。汉景帝继位的时候已经三十岁了 。国家的政权可以操之在自己的手中了 。汉武帝继位的时候只有十五六岁 。如果是一个固执己见的大臣辅助,那国家是谁的呢?这就是汉景帝处理周亚夫的原因 。
下面就是“筷子事件”出场了 。《汉书》中记载原文如下:顷之,上居禁中,召亚夫赐食 。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管 。亚夫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 。上视而笑曰:“此非不足君所乎?”亚夫免冠谢上 。上曰:“起 。”亚夫因趋出 。上目送之,曰:“此鞅鞅,非少主臣也!” 译文就是:不久,汉景帝在皇宫召见周亚夫,并在宫中赏赐他酒食 。但是席案上放了一整块肉,没切碎,又不放筷子 。周亚夫很不满,回头让宴席官取筷子来 。汉景帝见状笑着说:“现在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吗?”周亚夫摘下帽子谢罪,汉景帝说:“起来 。”周亚夫就快步走出了皇宫 。汉景帝目送他走后说:“这个郁郁不乐,心里不高兴的人,不能当未来少主新君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