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阻碍中国发展几百年他是最大的罪人

大明朝是被大顺李自成灭掉的,乘着内乱,他放满清入关得的天下,这个人就是吴三桂 。我们抛开历史的其他因素,单说人为因素的话,清朝阻碍中国发展几百年,吴三桂是最大的罪人 。
网络配图
1、人物生平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高邮),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 。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 。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 。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 。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 。
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 。顺治十六年(164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 。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 。同年,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 。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 。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 。建元昭武,同年秋在衡阳病逝 。追谥为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 。其孙吴世璠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昆明,三藩之乱遂告结束 。
网络配图
2、降清争议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崇祯死、明廷亡,他和所有明廷故臣一样都在寻找出路 。而一条最简捷的出路就是投降大顺 。大顺对吴三桂的政策亦是招降 。李自成遣使三桂,给予其四个月军粮及白银四万两,并声明“俟立功日升赏” 。这对于已缺饷一年多的吴军确实是雪中送炭 。吴三桂已有降意 。就在这关键时刻,吴三桂先后接到两种文书 。一是大顺使者所持其父吴襄劝其归顺李自成的书信,二是有人送给吴三桂密信,详告其父被刘宗敏抓捕追脏,遭到严刑拷打 。其父已凑白银五万两,但离刘宗敏所索二十万两甚远 。此外,吴三桂爱妾陈圆圆亦被刘宗敏霸占 。吴三桂闻讯大怒 。遂拔剑斩案、升帐演兵场,斩一名来使,将另一名割去双耳,令其传言李自成:“李贼自送头来 。”同时,起兵回师击败唐通,夺回山海关 。吴三桂从态度模棱两可转变为公开对抗,这在大顺朝中引起轩然大波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率兵十万,号称二十万东出京师 。此时,吴三桂已别无选择 。若明日单独与大顺军交锋,必将不敌,身家性命必毁于一旦 。于是只得依多尔衮所示,亲往清营,剃发跪拜 。次日,山海关大战展开 。狡诈的多尔衮令吴军先与大顺军战 。待交战双方皆疲,而吴军已显不支之时,方挥师跃入阵中 。毫无思想准备的大顺军兵败如山倒 。至此,吴三桂所谓借清军以伐大顺,以复明室的设想已成泡影 。在军事上、政治上已完全掌握主动权的清,只把吴三桂视为众多归降故明官员中的一个,并驱之若走狗来为其征服全中国的企图效力 。
3、反叛失败
【清朝阻碍中国发展几百年他是最大的罪人】反叛之初,在他看来,自己军队的战斗力远胜八旗,而揭起反满的旗帜,可以争取广大汉族士民的支持,就指挥才能而言,年轻的康熙皇帝又决非自己的对手 。他以为自己稳操胜券,但是,实际情况恰与吴三桂的愿望相反 。一是吴三桂兵力虽然强盛,但却不具战略眼光 。其次,由于此时清军入关已经三十年,民族矛盾早已下降为次要矛盾 。吴三桂以反满相号召不过是刻舟求剑,脱离实际 。
网络配图
吴三桂的估计相反,康熙皇帝虽然年轻,但却有着杰出的政治才干 。早在撤藩之初,便已对撤藩可能导致的后果有所准备,因此在他得知吴三桂反叛的消息后,镇定自若,措置得当 。他首先停撤平南、靖南二藩,以在政治上孤立吴三桂,而后,又在京师处死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及其同党,以打击吴三桂气焰,巩固后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