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孝子,和曹丕关系极好,还被曹操称为千里驹

时光会溜走,英雄也会老去 。当老一辈们退出历史舞台时,就该小年轻们登场啦,比如蜀国的姜维、董允,吴国的诸葛恪、陆抗,魏国的曹丕、曹真,还有曹休,字文烈 。
百善孝为先
看着姓氏就知道曹休跟曹操有关,曹休是曹操的族子,只是关系没有那么 。天下大乱之际,曹氏宗族也四散避难了,其中就有曹休家 。而且曹休是个极其孝顺的人,在十几岁时失去了父亲,他就和一个门客抬着父亲灵柩,还是借了块地才下的葬 。
回到避难这事,曹休是带着母亲渡过长江,去吴郡避难的,毕竟南方战乱少一些 。而曹休家也和吴郡有些渊源,曹休的祖父就担任过吴郡太守,所以他被现任的吴郡太守收留了,到太守家一看,还挂着自家祖父的画像,顿时泪流满面,真是祖父余荫 。
后来曹休的母亲去世,他也把自己折腾得够呛 。披麻戴孝期间,连曹丕都看不过去了,强行下诏书,派人把曹休的丧父抢了,要求他必须饮酒吃肉,曹休是答应了但人还是日渐憔悴 。这回曹丕没辙了,让曹休赶紧回家发丧去,等曹休回来还亲自安慰他 。
吾家千里驹
189年,曹操起事的时候,曹休就过来投奔了,从吴郡到兖州可是上千里的路程,这一路上还要改名换姓,实在太考验意志力了 。所以曹操一看到曹休,就对身边人说了句“这是我家千里马!”,有乡党就是好 。
自此曹操就把曹休当亲儿子养了,和曹丕同吃同住 。曹休、曹真都是曹操的重点培养对象,这俩人都是虎豹骑的统领 。曹操常年把他们带在身边言传身教,不过曹操奉行法家,有错还是会罚的 。
曹休在下辩一战,就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水平 。明面上曹操是以曹洪为帅,曹休作为参军,但曹操对曹休说“虽然你是参军,其实也是主帅哟”,曹洪也明白这是曹操在栽培曹休,坚决拥护组织决定,都听曹休的 。
曹休也不负众望,先分析了一通张飞的动向“要是他们真想断粮道,就不会这么大张旗鼓了,摆明是个疑兵之计,只要击破吴兰就赢了” 。事实也正如曹休所言,大破吴兰后,张飞、马超无功而返 。汉中之战后,曹休也被任命为中领军,对于曹操的中军来说,这是个很关键的职务,非亲信之人莫属 。
托孤重臣
曹休和曹丕关系处得很好,也许是因为两人一起在曹操身边厮混,也许是意气相投,曹丕确实对曹休很好 。曹休奔丧回来,曹丕都要亲自来安慰他 。曹丕继承王位,就先封了曹休一个东阳亭侯,曹丕篡汉后,曹休就成了镇南将军,出发前曹丕还要和曹休执手作别 。
既然是坐镇南方,曹休接下来就要直面孙权了 。220年,本来东吴是有将领驻守历阳的,不过曹休一来就把吴军打跑了,还顺手渡江偷袭了一波,颇有战果 。222年,曹丕三路大军讨伐孙权,曹休对自己很有信心,上来就请战“您就看我马踏江东吧,要是不幸战死也别挂念哈” 。
话都说成这样了,曹丕怎么可能让曹休草率出战,有趣的是天公作美,大风挂断了吴将吕范船队的缆绳,船只自己就飘向曹营了 。送上门的菜怎么可能不吃,曹休趁机大败吕范,另外两路,曹仁在濡须口失利,曹真没能突破江陵,这么一看还是曹休表现好,升职扬州牧 。
曹丕临终时,指定了四位托孤大臣:陈群、司马懿、曹休、曹真,当年的千里驹终于长成千里马了 。
惨淡收场
曹叡即位,曹休出任大司马,作为曹魏的最高统帅,军方第一人就是他了 。当然曹休还是坐镇扬州,毕竟吴国对魏国威胁更大 。不过孙权祭出了大招,诈降 。当年赤壁之战孙权就靠这招击败了如日中天的曹操,如今要故技重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