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友爱,求一篇关于友爱的作文

作文 友爱或是乐于助人

作文友爱,求一篇关于友爱的作文

文章插图
我们赞赏许多美德:勇毅、勤奋、坦诚、谦逊 。闪烁这种种美德光辉的行为都不止一次让我们的青春热血沸腾 。但若静心思忖,“最赞赏同学什么品质”?我们的确会工工整整地写上“乐于助人”四个大字 。
是啊,当我们还在妈妈怀抱的时候,就谙熟了司马光砸开水缸救助同伴的故事 。我们羡慕那位古代少年的机智,更赞美他助人的美德 。这之后,从金庸笔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胡斐大侠,到《悲惨世界》里悲天悯人的米里哀主教,都熏陶着我们纯真的心灵 。这其中,最强烈感召我们的当然还是平凡而伟大的雷锋:“哦,必须把赶路的大嫂护送到家,现在是夜深、雨大、路远、泥泞!”《雷锋之歌》的节奏敲击着我们成长的步点 。我们形成了一种理性的信念:“助人为乐”是人类文明绽放出的灿烂花朵,“助人为乐”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石 。
不是吗?当攀登香炉峰的“第二台阶”时,你多么需要同学有力的手拉上一把;当雨夜淋在汽车站时,你多么渴望与同学共撑一柄小小的花伞;当几何图形已被涂抹成凌乱的“蜘蛛网”时,你多么企盼同学轻轻擦掉纷乱的笔道,再准确画上一条清晰的辅助线 。正是无数的生活经验,将“乐于助人”推上了我们心中美德的第一位 。
但是,面对“别人碰上麻烦事”的提问,不少青少年却抛弃了“乐于助人”,而选择了“悄悄走开” 。是的,在生活实际的答卷上也有许多同样的选择 。我曾看到,一个路人滑倒在寒风冰雪里,放学的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却无一人上前搀扶,我还读到过很多很多这样的生活实例,但给我只是一个感觉--可悲!为什么我们的知与行如此背离?今天,面对反差巨大的两份调查,我不禁再次深思:为什么我们最赞赏的品质,在需要自己身体力行时,却缩进了明哲保身的硬壳,如寒风冰雪,没有半点青春的热度?是的,可是你也曾滑倒在地领受过他人的嘲谑;任何冷漠总可以找到堂皇的理由 。但这些理由的本质却是卑劣 。因为,人类文明的灿烂花朵就从这里凋败,人类社会的基石就从这里销蚀 。
同学们,种种美德点燃着我们青春的热血,从司马光到雷锋的榜样也应是我们选择的准绳 。人类文明将在我们手中发扬光大,让我们把“乐于助人”四个大字庄严地写进自己人生的答卷 。
做乐于助人的好少年
--读《爱的教育》有感
今天下午,我做完作业,就从书柜里找出一本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著作-《爱的教育》,倚在墙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
这本书以一个小学生日记的形式,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状况,同时告诉我们,人类是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读着卡隆与克洛西一同复习功课,班长代洛西帮驼背同学奈利捡掉在地上的东西等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我不禁想起了不久前的一件事:
那是临近期末的时候,一天下午,要举行一次数学测验,不少人早早就到学校复习了,教室里鸦雀无声 。突然,同桌卢瑶的一声喊叫打破了宁静,原来她忘记带圆规了 。回去拿肯定来不及,重买一个吧又没带钱,急得她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其实我可以主动提议和她合用一个,可转念一想,不行,那样会耽误我的时间,影响我考试成绩 。于是我装出无可奈何的样子对她说:“我也只有一个,你快看看别人有没有多余的吧”!也许是老天故意和她作对,当时班上没有一个人带了“备用品” 。正当卢瑶不之所措时,班里的“助人模范”--刘畅来了 。卢瑶象落水之人看见救命稻草一样,飞快地冲过去,大声问道“你有多余的圆规吗”,“有呀”,我感觉到刘畅好象迟疑了一下,但很快就从文具盒里拿出圆规递给了卢瑶 。考试结束了,不少同学都提前交出了试卷,可奇怪的是,平时成绩很好总是早早交卷的刘畅,这次却最后一个交卷 。后来卢瑶还圆规时才知道,刘畅也只带了一个,她是因为与同桌合用一个圆规才耽误了时间的 。听着卢瑶的连声感谢,刘畅却笑着回答:“没什么,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只不过是稍微发扬一下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