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是澳大利亚的国宝吗,袋鼠是澳大利亚的国宝用英语怎么说

袋鼠是澳大利亚的国宝吗

袋鼠是澳大利亚的国宝吗,袋鼠是澳大利亚的国宝用英语怎么说

文章插图
袋鼠是澳大利亚的国宝 。澳大利亚民间将袋鼠认为是象征澳大利亚的动物,袋鼠只会前进,不会后退,亦是出现在澳大利亚国徽上的动物 。袋鼠原产于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部分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 。袋鼠不管体积多大,都拥有强健而有力的后腿,腹部表面都有一个育儿袋 。其以跳代跑,最高可跳到4米,最远可跳至13米,袋鼠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 。
澳大利亚“国宝”如何变“国祸”?来源:*
【*驻澳大利亚特派采访人员 陈效卫】亿万年来,动物通过“内外兼修”已与自然融为一体:以饥饿为成长、进化的原始内在动力,以天敌为“生于忧患”的外在压力,二者共同维持着生态平衡 。孤悬于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生态环境格外脆弱,200多年来当地人背离了自然规律,让一些动物在“无敌”状态下,“死于安乐” 。美丽优雅的白鹮沦为“垃圾鸟”,令人避之唯恐不及,被誉为澳大利亚“国宝”的袋鼠泛滥成灾与绵延百年的“人兔大战”都是人类干预自然的恶果 。
白鹮沦为“垃圾鸟”
在澳大利亚悉尼市,经常可以看到一种名为白鹮的大型涉禽 。它们周身发“灰”,不停地翻着垃圾桶,时常向路人和就餐者乞讨甚至抢夺食物,大街小巷到处留下粪便,浑身散发着臭味,被当地人憎称为“垃圾鸟” 。
同样是在悉尼,40多年前的白鹮却是另一番光景 。它们通体洁白,性情温顺,静则亭亭玉立,动则缓步轻移,飞则飘飘欲仙,被当地人誉为“澳大利亚最优雅的鸟” 。
物种进化或退化都需要历经漫长的过程,澳大利亚的白鹮缘何短短几十年就蜕变为“灰”鹮、由“天使”沦为“垃圾鸟”呢?这都是“无知”惹的祸 。
1973年,从澳大利亚南部维多利亚州远道而来的19只白鹮落户悉尼 。当地著名的塔龙加动物园将这一珍稀鸟类视为上宾,启用了“实验性育种计划”进行悉心呵护 。食物充足且没有天敌,白鹮繁殖速度大大加快,40多年暴增至1万多只,比整个亚洲的数量还多出约2000只 。但动物园不是养殖场,加之城市的扩展又破坏了湿地,被“放养”的白鹮被迫把栖息地迁至沿海城市,其“食谱”也由昆虫和小型水生动物扩展到城市垃圾 。当地人对白鹮先宠后弃,带来了多重后果:白鹮丧失了野外生存能力,在市区栖息生活不仅影响了市容,也容易传播疾病、酿成交通事故 。
同样由于过度保护,泛滥的白鹮给西澳州也带来了困扰 。在该州首府珀斯郊区的一个大垃圾场,每天麇集的白鹮滋扰了空中往返的航班 。体重达6公斤的白鹮与飞机迎头相撞,后果可想而知 。澳交通安全局的数据显示,仅2015年至2017年间,珀斯机场就发生过130多起“鸟袭事件”,其中多数系“垃圾鸟”所为 。2018年,西澳州政府下令对白鹮进行为期一年的捕杀,曾经的“宠物”最终沦为猎物……
袋鼠泛滥被捕杀
众所周知,袋鼠因只会向前跳跃代表了“勇往直前”的澳大利亚精神而荣膺“国兽”“国宝”美誉,并荣登国徽、货币等国家符号 。但人类的无知,葬送了袋鼠的身家性命和美好象征 。19世纪,澳大利亚野狗经常袭击家畜,却被牧民误认为是袋狼所为,政府遂下令对袋狼进行剿杀,致其在1936年彻底灭绝 。袋狼是袋鼠的天敌,对拥有双子宫、可“倒班”不间断怀孕的袋鼠起到了“节育”作用 。袋狼绝迹后,袋鼠数量很快飙升至5000多万只,是目前澳大利亚人口的两倍多 。更何况,袋鼠是澳大利亚哺乳动物中的“巨无霸”,体重可达80多公斤 。袋鼠块头大,数量又多,正如英谚所说:“益处过多则无益” 。
局外人说起袋鼠,想到的是其人畜无害、软萌可爱的形象,但袋鼠“无益”的另一面一点不可爱 。袋鼠通常在清晨和黄昏等光线较暗时外出觅食 。它们横穿马路时不知后退,加之路边树木遮挡司机视线,交通事故遂难以避免 。据统计,澳大利亚公路事故88%由袋鼠引起,每年仅保险公司收到的相关事故索赔就上万起 。《*》采访人员外出采访,沿途就不时看到袋鼠的车祸现场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安装道路围栏和修建地下通道成本过高,联邦政府只好退而求其次:提醒司机来不及躲闪时就迎头撞去,以免刹车、转向等导致车毁人亡和二次事故 。
袋鼠除了“抢道”,还“抢粮食” 。成年袋鼠大量啃食庄稼、牧草和树皮,与家畜争夺食物和水资源,甚至因此破坏高尔夫球场、围栏等 。更可怕的是,袋鼠虽只吃草,但却长出了一身腱子肉,是重量级“拳击高手”和出了名的暴脾气 。很多有意和无意的接近者都有被一记右勾拳暴打或一脚KO的痛苦体验 。堪培拉市民还有晚上被袋鼠“重敲窗”的恐怖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