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过年风俗


少数民族的过年风俗

文章插图
1、土家族人民的春节 。春节期间 , 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 。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 , 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 , 节奏鲜明 , 动作优美 , 舞姿朴实 , 情调健康 , 不用道具 , 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
2、布依族人民的春节 。西南边疆的布依族人民 , 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 。天一亮 , 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 。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 , 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这一天 , 男女青年互相串门拜年 , 并结伙出外游玩 , 尽兴方归 。
3、侗族人民的春节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 , 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 。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 , 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 。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 。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 。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 , 伴随着乐曲 , 翩翩起舞 , 尽情地欢乐 。
4、云南的哈尼族人民的春节 。在春节前几天 , 哈尼族妇女们都忙着春粑粑(用糯米作饼)准备过年 。而青年男女 , 都忙着上山砍竹子、立秋千架 。年初一 , 男女老少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 , 成群结队地去参加荡秋千比赛 。青年男女并乘良机 , 互相选择自己的意中人 。
【少数民族的过年风俗】5、瑶族人民的春节 。居住在粤、桂、湘一带的瑶族人民过春节 , 有一项活动叫“耕作戏” 。初一 , 姑娘们穿上了漂亮的花衫 , 花裙 , 戴上精致的银饰小伙子也穿上节日的盛装 , 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 。集会一开始 , 每三人为一组 , 一人扮牛 , 一个扶犁 , 一个荷锄 , 表演“耕作戏” , 以示喜迎春耕 , 预兆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