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于夜遁逃的上一句-单于夜遁逃的上一句和下一句

单于夜遁逃的上一句1

单于夜遁逃的上一句-单于夜遁逃的上一句和下一句

文章插图
月黑雁飞高 。出自《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作者卢纶,字允言,河中蒲县(今山西蒲县)人,北魏济州刺史卢尚之的后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卢纶于天宝末年考中进士,但因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大历年间被权贵举荐,先后出任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检校户部郎中等职 。卢诗擅长写景,语言简练,气势不凡,尤以《塞下曲》最为有名 。
作品原文: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卢纶(唐代)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卢纶的人生和仕途都极为不顺,早年间他多次应举不第,后经元载、王缙等举荐才某的管职 。朱泚之乱过后,咸宁王浑瑊出镇河中,提拔卢纶为元帅府判官 。这是卢纶边塞生活的开始,在军营中,卢纶看到的都是雄浑肃穆的边塞景象,接触到的都是粗犷豪迈的将士,故而创作了这首边塞诗 。
唐诗三百首丨251卢纶《塞下曲·其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2塞下曲
唐代: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译文
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 。
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
注释
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
月黑:没有月光 。
【单于夜遁逃的上一句-单于夜遁逃的上一句和下一句】单于(chán yú):匈奴的首领 。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
遁:逃走 。
将:率领 。
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
逐:追赶 。
满:沾满 。
赏析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唐代诗人卢纶的一首名篇《塞下曲》 。
卢纶这首边塞诗别有趣味
卢纶在唐代的诗人当中算不上是特别有名的,就是在边塞诗人当中他也算不上是首屈一指的人,他在安史之乱之前曾经考中过进士,但是因为当时安史乱期,所以这事就搁下了 。一直等到安史之乱结束以后,他才通过朝廷的推荐做了官 。卢纶本人算不上是特别著名的大诗人,但是这首诗却在唐代的边塞诗中具有一种别样的趣味 。
“单于”实际上是一个代称
“月黑雁飞高”,一个漆黑的夜晚,大雁飞得很高,其实这时候大雁飞得高还是低,诗人本身是看不见的,也是摸不着的 。“月黑雁飞高”实际上是为了烘托一种环境,烘托一种氛围 。
在这样一个漆黑的夜晚发生了一个什么事件呢?“单于夜遁逃” 。这个“单于”实际上是一个代称,指的是敌军 。因为我们说“单于”,它实际上是在汉代的时候对匈奴首领的称呼 。卢纶是中唐的诗人,这时候对方敌军的首领肯定不叫单于,所以它是一个代称 。晚上的时候趁着夜色敌人要逃跑,怎么办?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渲染在即将追击的时候,纷纷扬扬的大雪来到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赶快派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一支轻骑兵去追击敌人 。这个氛围写得特别紧张 。正在要追击的时候,突然笔锋一转——“大雪满弓刀”,这时候我们才知道在这样一个漆黑的夜晚,同时也是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趁着夜色,趁着下大雪敌人要逃跑,我们要派出轻骑兵的部队要追击他的时候,才发现雪下得越来越大,“大雪满弓刀”,弓箭、大刀上全都是雪 。
写到这儿,诗戛然而止,那么,这首诗它的主题是要表现什么呢?是要表现晚上夜色很浓厚,是要表现这支骑兵部队追击的神速,是要表现战机稍纵即逝,还是要表现我们的军队神勇无比?不,感觉主题都不是这些 。它的主题就是要渲染在即将追击的时候,纷纷扬扬的大雪来到,就在这样一种酷烈的环境中我们的部队即将出击 。
卢纶的这首诗,虽然不是唐代边塞诗中最杰出的代表作,但是它的确给了我们一个契机,让我们能够通过这一首诗看到唐朝这个社会、唐朝人的生存状态,在当时的社会场景下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境界,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
译典 | 卢纶《塞下曲》3关注,让诗歌点亮生活译 典
2020.8.3 第215期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卢纶(739~799),字允言,别称卢户部,河中蒲县(今山西蒲县)人,祖籍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著有《卢户部诗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