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锦衣卫的前身是什么为何洪武朝先设后废

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
网络配图
统一全国以后,朱元璋对他身边的战友越来越不放心 。出于监控官员和巩固统治的需要,1382年他设立锦衣卫 。它的前身为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 。
网络配图
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 。朱元璋设置锦衣卫以消灭功臣为目的,罗织罪状,置无罪者于死地 。朱元璋担心自己死后,下一代皇帝驾驭不了文武功臣,所以他几兴大狱,假借若干由头,把辅佐他打天下的文武功臣屠戮殆尽 。
网络配图
1393年,锦衣卫指挥使参奏蓝玉谋反,朱元璋随即令人将其拿下,并由吏部审讯 。当吏部尚书詹徽令蓝玉招出同党时,蓝玉大呼:“詹徽就是我的同党!”话音未落,武士们便把詹徽拿下,审判官们目瞪口呆,不再审了 。三天后,朱元璋将蓝玉杀死,其后,就是大规模的清洗和株连 。《明史·刑法志》说:“胡惟庸、蓝玉两(大臣)案,株连且四万(人) 。”足见其酷烈程度 。
当然,朱元璋自己也知道,此类酷政不可以为常,所以,在蓝玉案以后、也即是功臣都已杀得差不多后的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他就下诏“内外狱无得上锦衣卫,大小咸经法司” 。自此洪武朝的锦衣卫就被废除了 。
【明朝锦衣卫的前身是什么为何洪武朝先设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