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盗墓史:古代人如何保持墓穴的安全呢?( 二 )


以水银防盗墓?《史记》还有另一个关于秦始皇陵的记载,“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 。这一设计,一方面是为了体现秦始皇“天人合一”的崇高地位;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利用水银挥发剧毒的特性进行防盗 。这个设计目前还无法得到证实,但秦始皇陵墓的封土的确可能有大量水银的存在 。
“墓火”烧偷盗者?在一些盗墓小说中还提到,很多盗墓贼一打开古墓,便发生大火,被烧死、烧伤 。这种所谓的“墓火”、“伏火”可能并不是有意为之的防盗设计 。众所周知,墓里面埋藏有各种各样的有机物,经长时间埋藏会产生一种可燃气体——沼气 。盗墓者提灯而入,沼气一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或者火灾 。的确具备了一定防盗功能 。
【中国反盗墓史:古代人如何保持墓穴的安全呢?】但是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些盗墓措施并不能完全杜绝盗墓贼盗取古墓,最终也造成了现代“十墓九空”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