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和阳历有什么不一样-农历和阳历有什么区别

农历和阳历有什么区别1

农历和阳历有什么不一样-农历和阳历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1、时间不同:农历是平年十二个月,全年时间为354天或355天 。而阳历是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个闰年 。
2、天数不同:历月的长短依据天象来确定农历,大月是30日,小月是29日 。而阳历是大月31天,小月30天,特殊的2月份天数平年为28天,闰年为29天 。
3、叫法不同:阴历俗称农历,通常的称呼是月初为某月初几,如:九月初八、初九、初十;月中为:九月十五、十六;月末为九月三十,称呼后面不加“日”字 。而阳历又称公历,通常的称呼为某月某日,如:三月十二日,四月二十日,五月三十一日,时间必跟“日”字 。
农历就是阴历?阳历和阴历究竟有啥不同?最全的科普来了2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碰到这样的情况,今天明明不是自己的生日,却意外收到了来自朋友的惊喜 。
产生这样误会的原因其实都是因为没分清农历和阳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农历和阳历,给你整明白了!
原来,阳历和太阳有关,起源于西方,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大家都知道,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是一年,但是精准一点,就是365天5时48分46秒 。这么算下来,为了补上时间差,每四年就会有一个闰年 。
而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 。这都是因为阴历和阳历之间差了十几天,如果按照阴历一年过完了,四季还没过完,这地还怎么种?
所以智慧的古人就想了个办法,把这两种历法融合了一下,在阴历的基础上,把每三年多出来的一个月加到了下一年,这个月就是闰月,这一年就是闰年 。
小伙伴们,懂了吗?
如果还没懂,那就再看一遍!
【农历和阳历有什么不一样-农历和阳历有什么区别】来源:科普中国
阳历、农历到底有什么区别?这次终于分清了3#头条创作挑战赛#
打开中国的每个日历,我们会发现每个日期下面都会有一个中文写的数字,例如初一、十五等 。代表的是中国人独特的时间系统:农历 。
中国人的传统节日都是以农历来标记的,比如中秋节,就是农历的八月十五、还有二十四节气,都是按照农历来标记 。
要了解中国的农历,首先要了解古人是怎么认识时间的 。
老祖宗通过观测日月星辰的变化来划分时间 。
汉语里,日是太阳的意思 。从日出到日落再到下一次日出,代表着太阳的一个循环 。所以一日就是一天,日同时也代表白天 。
通过观测太阳的影子,古人定出了岁的长度,即一个太阳年 。老祖宗发现一年中最特别的四个日子,分别是白天最长的夏至,白天最短的冬至,日夜等长的春分和秋分,这四个时间点被中国人称为四时,成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标志节点 。
岁和时合成为岁时,是中国古时候的时间系统 。
汉语里的月是月亮的意思,人们发现月亮的样子在不断变化,有时像弯弓,有时像圆盘,中国古人就将月亮的圆缺周期称为一个月,其中每月满月的那天定为十五 。
在观测天象的过程中,中国古人发现了一个问题 。四季的更替以太阳绕地球一周为周期时,一岁需要365.25天,而以月相变化的十二个月为周期时,一年只有364天 。前者被称为阳历,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就是阳历 。后者被称为阴历,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历法 。
而中国人使用的历法,其实是一种阴阳合历,中国古人每四年增加一个闰月,使历年的长度约定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配合,后人把这种历法称为农历,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
农历既能反映月亮的变化,又能反映季节的寒暑变化 。中国古人从日夜交替中产生了日的概念,从月的圆缺变化中产生了月的概念,从寒暑的变化中,产生了四时、年、岁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独特的阴阳合、农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