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计量单位DR 国际计量单位 7大国际单位制( 二 )



1999年,在第21届国际计量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为了使各国政府和公众了解计量,鼓励和推动各国计量领域的发展,加强各国在计量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确定每年5月20日为世界计量日 。今天恰逢世界计量日,本文通过梳理电磁学中的计量单位,和大家一起回顾电磁学的发展历程,向伟大的科学家们致敬 。我们共梳理出10个电磁学计量单位,其中前7个为电学基础单位,后3个单位则用在磁学和频率的计量中,分为前后两篇文章进行介绍 。

十大电磁学国际单位制
根据国际计量大会规定,现在通行的国际单位制(SI)[3]有7个基本单位,它们好比七块彼此独立又相互支撑的“基石”,通过这7个基本单位能够导出所有其他的物理量单位,构成了国际单位制的基础 。同时,为了方便使用,1993年,国际计量大会又规定了19个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其数量也在不断更新 。

国际计量单位DR 国际计量单位 7大国际单位制

文章插图
表1: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单位

国际计量单位DR 国际计量单位 7大国际单位制

文章插图
表2:部分国际单位制SI导出单位

在科学史上,为了纪念那些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国际计量单位已成为一种惯例,也是至高荣誉 。在电磁学领域,有10位科学家的名字作为了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他们是:安培、库仑、伏特、法拉、欧姆、西门子、亨利、赫兹、韦伯和特斯拉 。正是这些彪炳史册如雷贯耳的名字,奠定了电磁学乃至现代科学的巨厦之基,他们的成就如同璀璨明珠几乎串联起了整部电磁学史 。今天让我们透过这些名字来探究其背后的电磁学发展之路 。

1 电流(I)的单位:安培(符号A)

安培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单位之一 。当初引进安培这个单位就是因为随着电磁学的发展,原有的基本单位(长度、时间、重量等)已经不够用了 。如果仍然用原来的基本物理量推导出其他物理量,不仅繁琐,而且会推导出荒谬的结论 。因此,在1881年国际电学大会[4]上正式决定增加个基本量:电流强度(I),并把它的单位命名为安培(A) 。

安培(André-Marie Ampère,1775 — 1836),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 。在家庭的影响下,安培自幼开始自学数学、拉丁文、历史、哲学等,尤其在数学方面更是有着异人的天赋 。安培对自然科学有着近乎痴迷的学习热情,从那个有名的小故事中我们就能看出他对自然科学痴迷程度 。为了不让别人打扰他,安培在自己家的门口写了“安培不在家”的提示牌 。一天,他从外面走路回家时,头脑中还思考着自己研究的东西,结果自己走到门口时,叹了一声,“哎,原来安培不在家啊 。”于是他扭头又走了 。

1820年7月,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一个无意的实验,即奥斯特实验,发现了通电导线的瞬间会使磁针发生偏转 。正是这个实验揭开了电磁学的大幕,人类开始深入了解并研究电与磁之间的关系 。

国际计量单位DR 国际计量单位 7大国际单位制

文章插图
图1:奥斯特实验

当时45岁,已经是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的安培马上意识到这是个重大的发现,他立刻开始重复奥斯特的实验,并进一步深入拓展,总结出了“安培定则” 。安培定则1:用右手握住通电直导线,让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弯曲四指的指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安培定则2:用右手握住螺旋线管,让四指指向螺旋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则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旋线管的N极 。因此安培定则也叫右手螺旋法则,是我们高中物理必学的内容之一 。
国际计量单位DR 国际计量单位 7大国际单位制

文章插图
图2:安培定则1
国际计量单位DR 国际计量单位 7大国际单位制

文章插图
图3:安培定则2

国际计量单位DR 国际计量单位 7大国际单位制

文章插图

国际计量单位DR 国际计量单位 7大国际单位制

文章插图
图4:安培定律示意图

国际单位制中安培的定义也先后发生过几次改变 。1908年在伦敦举行的国际电学大会上,定义1秒时间间隔内从硝酸银溶液中能电解出1.118毫克银的恒定电流为1安培 。1948年,国际计量委员会给出安培的定义为:在真空中,截面积可忽略的两根相距1米的平行且无限长的圆直导线内,通以等量恒定电流,导线间相互作用力在1米长度上为2×10^(-7)牛时,则每根导线中的电流为1安培 。2018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将1安培定义为“1s内(1/1.602176634)×10^19个电荷(电荷的定义及计量见下文)移动所产生的电流强度” 。此定义于2019年5月20日世界计量日起正式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