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格的理解500字-对人格的理解


对人格的理解500字-对人格的理解

文章插图
对人格的理解1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 。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自我,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在伦理学上,它是指社会成员中的个体在一定的经济、道德、文化关系中所显现的道德品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在心理学上,则是指人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在法律上,主要是指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 。如果我们从社会人才培养的角度去看,则以上几种含义都兼而有之,可以说是人的社会属性的集中体现 。
性格的解析2大自然中,那些看似没有质量的东西反而威力无比,故可以说,再微小的事物,也都在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在宣告着自己的存在 。而如果某些外部的力量试图将之分解的话,则往往就能够产生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来 。与此相同,每个人也有他自己的性格,而各种动机又以它们的必然性可从这性格中导出来各自的种种行为 。
当然,恰如物质一样,人的性格也由他的总能量所决定 。同时这总能量只能一半来自于意志,一半来自于知识 。因此人的动机与性格,就是在其人的行为方式中,被一览无余地显露出来了 。换句话说,动机其实人人都有,但不同认识或者不同性格的人,其施行的方式则往往各不相同而已 。或许更加直白地讲,同样是复仇行动,粗鲁无知的人会选择亲自动手,而谦虚狡猾的人则会选择借刀杀人 。此即是说,在这认识中,人甚至要在表象的形式下完全能够恰如其分地映写出本质 。对此,更加直接且真实的描述永远在于,一个畜牲所能够认识到的、想到的、做到的,在环境条件所容许的,便只能就是一个充满了兽性的行为 。反而如果说要不是这种兽性事件的发生,那这畜牲们的本来面目,何许终究无法得以曝晒出来 。
因此,智慧充足的人就能够善于捕捉到这种藏匿着的兽性,并完全地用之于确保自身的安全防护,以此永绝可能的大患 。很显然,这样的人,足以担当与众的大任 。
这也就是说,理念的体会如同一面修饰的镜子,来告诫世界的预知,也成为可能了 。
所以说在一个人身上,意志能够达到那种完整的自意识程度,能够明确而彻底地认识到它自己的本质以及这本质是如何反映在整个行为中的 。
比如,人类个体如果在充分地了解了自己的需求之后,也就是在完全地了解了他人的需求之后,反而变得更加地驱向于不再寄希望于得到他人的爱与被爱而心甘情愿地永守自己的那一方静土了;又或者说由此转而更加驱向于那种充满了仇恨的愿望了 。
故言:
【对人格的理解500字-对人格的理解】心如小鹿乱撞,伸张着
血管中的火热,一晃青春已过
带锁的日记本,还是那种崭新的模样
不曾写下一个字
我尽管初出茅庐,但还是太过时了
即便沉睡也拒绝做梦
看着青春留下的空白
除了发呆之外,我
竟不明白黛玉要将花朵埋葬
满含轻盈的步伐,却没有犹豫地
走进了荒芜
就在半痴半傻之中
一个人走吧!只要肺还在呼吸
如果谁又不幸,看见我写下的东西
请抽空帮我烧掉
只因我要一路过去
把未尽的遗憾,统统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