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远是如何从一个牧马卒成为后汉开国皇帝的呢?


在五代十国这一混乱时期,由于刘知远是从一个牧马卒变成后汉开国皇帝的,而且,在位时间很短,因此,他的故事,包括他的婚姻,也就充满了传奇色彩 。如今残存的北宋唱本《刘知远诸宫调》以及元曲《刘知远白兔记》,均是以刘知远早年的传奇经历为题材,改写成的充满神话色彩的爱情故事剧目 。后又被元人刘唐卿改编成了《刘知远白兔记》南戏,再之后,京剧以及川、滇、湘、豫、汉、潮剧等地方剧种,又改编成了《磨房产子》、《井台会》、《磨房会》、《红袍记》等剧目,而刘知远的妻子李氏,在戏中称为李三娘的皇后,也因为戏中故事的渲染,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
刘知远因少时家贫,投军当了牧马卒,在晋阳牧马时,邂逅李氏,遂生爱慕之情 。刘知远托人向李父求亲,李父嫌刘家贫穷而拒绝婚姻 。刘知远请了几位朋友,扮成强盗,趁夜到李家抢亲,李氏被迫成亲,婚后生子刘承佑(后来的隐帝),时李氏年约十八岁,刘知远年三十八岁 。后来,刘知远以军功升河东节度使,封北平王,李氏亦封为魏国夫人 。后晋开运四年(公元 947 年),刘知远起兵太原,由于军饷不足,准备向百姓征收重税 。李夫人谏道:“方今起事,号为义兵,民未知惠而先夺其财,殆非新天子所以救民的意也 。今后宫所有,请悉出之,虽其不足,士亦不以为怨也 。”(见《新五代史.卷十八))刘知远纳谏,果然因此赢得人心 。同年二月,刘知远称帝,史称后汉高祖,立李氏为皇后 。翌年,高祖死,刘承佑继位为隐帝,尊李氏为皇太后 。以上是正史如是说、
刘知远死后,葬于睿陵(位于今河南禹州扒村西几公里外的苌庄乡柏村),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皇后李三娘死后,葬于扒村北乔龙山与青龙山间,称高后陵,民间俗称李三娘坟 。刘知远和李三娘离奇辛酸的爱情神话,也由此从戏曲故事中延伸开来 。
相传五代时期,扒村有个李家寨,住着一位李员外,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取名李鸿信,女儿叫做李三娘 。一日,穷困潦倒,靠乞讨度日的刘知远到了扒村李家寨,因贫病交加而晕倒在李员外门前 。好心的李员外收留了他,安排他干些粗重的活路 。
且说刘知远被李员外收留后,因为他的聪明、勤劳、能干,很快博得了李府上下的喜欢,但不知为何,只有李三娘的哥嫂不喜欢刘知远 。这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入睡时分,在绣楼尚未睡下的李三娘,忽然发现自家马棚红光闪闪,看似着火却又不像 。李三娘便唤上丫环去看个究竟 。待到马棚一看,原来马棚并未失火,却见刘知远睡的正香,周围一圈红光笼罩着他 。在刘知远安详的面宠上,一条筷子大小的蛇,正从他的左鼻孔钻入,又从右鼻孔钻出 。李三娘知道他不是凡人,再加上刘知远平时聪明能干,李三娘顿生爱慕之情,却又羞于未嫁闺秀,不便明说 。这一切,都被丫环看的明明白白,于是,在丫环的撮合下,李三娘以身相许,和刘知远在马棚私自订下了终身(有点像《西厢记》的情节,是地地道道的裸婚) 。良宵夜短,眨眼间已是鸡叫三遍,三娘赶忙整理衣衫,回到绣楼 。次日,在拜见爹娘时,李三娘说明了缘由 。李员外本来就对刘知远很有好感,见事已至此,也没过多责备女儿,并同意了二人的婚事(好开通的泰山大人) 。谁知刘知远的天子之身,在给岳父岳母叩头时,竟把二老叩得“扑通”倒地,命归西天了 。本来就对刘知远怀恨在心的李鸿信夫妇,一看二老去世,生怕李三娘与自己分家产,硬说是因为李三娘私订终身,败坏门风,气死了爹娘 。不免要想方设法害死刘知远、李三娘夫妇,但又碍于亲情,怕落下不仁不义的名声,于是,就把李三娘撵到麻窝担水浇麻,把刘知远赶到瓜地种瓜,就是不让夫妻俩住在家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