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环足虾的特点 奇虾的特点( 三 )


在这个黄绿色泥页岩形成的“化石坑”中 , 他进行沉积岩石微相观察 , 发现这套保存精美化石的岩层 , 是由风暴引起絮状泥质物快速沉积形成 。他推测 , 在寒武纪时期 , 这里的生物极有可能经历过一场大暴雨或者海啸 , “从陆地上带来的泥沙 , 经过重力分选 , 形成细小泥 , 将一群小动物迅速埋藏……经过千万年的成岩作用和地质变化 , 化石形成 , 直到5.2亿年后 , 它们才重见天日 。”
麒麟虾化石
大量的化石标本被带回实验室 , 进行修复和整理 。一块被劈开一角的化石 , 引起了赵方臣的注意:裸露的化石一角 , 隐约露出一个小小的、像头盔一样的头部 , 一对弯弯的、长满小刺的“前爪” 。“这是一对很特别的前附肢 , 让我们立刻联想到奇虾 。”回忆起发现化石的情景 , 赵方臣的语气中透着兴奋 , “与奇虾类似 , 这对‘爪子’也是分节的 , 并且每一节都带有小刺 , 然而 , 从它显现出的头部特征来看 , 又与当时已报道的奇虾不同 。”
麒麟虾化石
赵方臣立刻开始对这块化石进行修理 。随着修理的推进 , 黄绿色的岩石上 , 一只奇特“小虾”的身影逐渐呈现——除了和奇虾一样 , 长着一对带刺的“前爪” , 还有多节的身体、分节的腿肢、硬化的表皮……“它什么都像 , 却又什么都不像 , 既有远古动物奇虾的特点 , 又和现在我们吃的虾有相似之处……”赵方臣半开玩笑道 , “我们可能找到了寒武纪的‘四不像’ 。”但是 , 由于最终呈现的小虾身体并不完整 , 他还需要找到更多相同动物的化石 。
这很有可能是一个全新的物种!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 , 赵方臣开启了“寻虾之路” 。此后的十余年间 , 他几乎踏遍了昆明周边所有的寒武纪地层化石产区 , 采集到另外4块形态相同的化石标本 , 他们还在一家自然博物馆里找到了一块保存完整的化石 。“澄江动物群里 , 这种‘四不像’的动物化石实属罕见 , 能够找到6块非常难得 。这其中最小的仅有1厘米左右 , 博物馆收集来的化石是最大的 , 有7厘米 。但要说保存最完整、最精美的 , 还要数当年在‘化石坑’里整理出来的一块 。”赵方臣轻轻捧起这块化石 , 手掌大小的黄绿色岩石上 , “小虾”紫红色的身体清晰可见 。
在用显微电镜对这只5厘米的“小虾”进行结构研究时 , 他和同事又有了新发现——“小虾”头盔似的脑袋上方 , 长着五只眼睛!赵方臣解释说 , 这五只眼睛成两排 , 前面是一双较大的眼睛 , 另外三只眼睛排列在后 , “这一特征在寒武纪的节肢动物祖先类型身上可以找到 , 最典型的就是‘寒武纪怪物’——奥帕宾海蝎 。”
但是 , 仅仅从化石上看到这些形态结构 , 是远远不够的 。研究团队还需要证实“小虾”的这些结构是真实存在的 。借助多种技术手段 , 研究团队对每一块化石展开了精细的解剖学研究 。
麒麟虾给生物进化增添有力证据
随着研究的推进 , “小虾”的复原图也在不断地完善 , 一幅又一幅图像被赵方臣带回家 , 引起女儿的好奇心 , “爸爸 , 这是什么?”小女孩问 。
麒麟虾素描图
“这是来自寒武纪的‘麒麟’ , 你看 , 它有五只眼睛 , 这是它的爪子 , 连接着神经组织……”赵方臣拿出电脑 , 屏幕上 , 红色的能谱分析图像 , 星星点点的亮光交汇出一条弯曲的“管道” , “这条长长的 , 就是它的肠道 。”
【奇异环足虾的特点 奇虾的特点】在化石中 , 动物的眼睛、肠道、消化腺、神经组织等软躯体构造 , 通常是最难以保存的 。“要论证这些软躯体结构的存在 , 就需要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 , 看到化石身上的元素差异 。”赵方臣说 , 化石精美的保存状态 , 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 通过能谱分析 , “小虾”全身的元素分布呈现在计算机上 。消化系统主要以碳元素保存 , 在降解或矿化的过程中 , 由于降解速度等因素的不同 , 碳元素留在了“原位” , 保留了消化系统原本的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