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志存高远文言文阅读答案 少年志存高远 少年志存高远文言文


少年志存高远文言文阅读答案 少年志存高远 少年志存高远文言文

文章插图
少年志存高远文言文阅读答案 少年志存高远 少年志存高远文言文

文章插图
文/民生周刊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 , 除了立下无数值得称颂的丰功伟绩外 , 还留下了很多警句供后人借鉴 。
其中 , 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那句“择高处立 , 就平处坐 , 向宽处行”更是被后人奉为为人处世的至理名言 。12字道出了人在不同阶段在做人、做事上的原则与尺度 。
少年时 , 立志高远;中年时 , 心态平和;老年时 , 宽厚有度 。
少年时 , 择高处立 。
明代学者王阳明曾说:“志不立 , 如无舵之舟 , 无衔之马 , 漂荡奔逸 , 终亦何所底乎?”
作为少年 , 就应当志存高远 , 择高处而立 。立什么样的志 , 就会成什么样的事 , 只有立下高远的目标 , 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
年少时的左宗棠被誉为神童 , 他小小年纪 , 便有着与古代圣贤豪杰争锋的豪情壮志 , 后来他也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女 。
“男儿不展凌云志 , 空负天生八尺躯 。”拥有远大志向 , 崇高理想 , 才能发掘人的潜能 , 彰显生命的价值 。
汉代经学家郑玄 , 在年少时便立下了“传承圣人之道”的志向 。
郑玄小时家境贫寒 , 祖辈都是以田间务农为生 , 但贫寒的家境并没有减退他志于学的热情 。十二三岁时便能诵读并理解儒家的五经 , 十六岁时 , 郑玄不但精通各种儒家经典 , 还通晓谶纬方术 , 擅长书法文章 , 因而被当时的人们称之为“神童” 。
十八岁那年 , 迫于生计和父母的压力 , 他不得不进入仕途 。按理来说 , 得到上司赏识而平步青云的郑玄 , 应该会在官场上高歌猛进 , 走向人生巅峰 。但在郑玄内心深处 , 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声音在召唤:你想要的只是这功名利禄吗?难道忘记了当初的志向了吗?
于是 , 郑玄为了自己心中最高的理想 , 毅然选择了辞官 。为实现“传承圣人之道”的人生目标 , 此后他便专心做学问、治经典 , 终成一代大儒 。
每个人都在人生这条单行道上 , 寻找着自己的方向 。在年少时 , 只有选择高处而立 , 才能有开阔的眼界 , 宏大的格局 , 最终成功到达理想的终点 。
少年人 , 当以志为翼 , 以云为衣 , 以天作床 , 不畏流离 , 闯荡一番 , 尽览人间旖旎风光 。
少年志存高远文言文阅读答案 少年志存高远 少年志存高远文言文

文章插图
中年时 , 就平处坐 。
“木秀于林 , 风必摧之” 。生活的根基是一颗平常心 , 中年人断不可贪恋山巅的风光 。山巅之上 , 风声太大 , 这呼啸的风声会蒙蔽住我们的双耳 , 让我们听不进他人的指点与规劝 。
中年时的左宗棠已经是天下闻名的股肱之臣 , 当时的人们也将他与曾国藩并称为“曾左” 。
由于左宗棠一向自负 , 所以他对于这个称号是很不满意的 。有一次故意问左右侍从:“为什么别人都称‘曾左’而不称‘左曾’呢?”
侍从回答:“因为曾公眼里有左公 , 左公眼里没有曾公 。”左宗棠听后沉思良久 , 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原来自己自负的毛病 , 已经是世人皆知了 。
从此 , 他开始学着放下架子 , 努力改掉往常自负的毛病 , 以平和的姿态向他人学习 。衡量一个人是否伟大的标准 , 不是看这个人有什么丰功伟绩 , 而是看这个人在丰功伟绩的光环下能否平和处世 。
红尘俗世中的灯红酒绿 , 带走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平和 , 让我们为功名而奔走 , 为利欲而不休 。
与其忙忙碌碌、熙熙攘攘 , 倒不如放平姿态、淡泊生活 。唯有在平淡之处修养高贵 , 方能于平凡之中遇见不凡 。
人到中年 , 落座于平处 , 才能看到生命中的岁月静好 。
少年志存高远文言文阅读答案 少年志存高远 少年志存高远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