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情暖滨州》致敬宋海燕特别节目《心愿》完成录制


捐献|《情暖滨州》致敬宋海燕特别节目《心愿》完成录制
文章插图

滨州市红十字会与滨州电视台联合打造的《情暖滨州》节目现场。
12月11日上午,《情暖滨州》致敬宋海燕特别节目——《心愿》在滨州电视台演播大厅完成录制,将于12月18日、19日在滨州电视台播出。

捐献|《情暖滨州》致敬宋海燕特别节目《心愿》完成录制
文章插图

【 捐献|《情暖滨州》致敬宋海燕特别节目《心愿》完成录制】《情暖滨州》是由滨州市红十字会与滨州传媒集团联合打造的大型公益救助栏目。本期致敬宋海燕特别节目——《心愿》,讲述的是已故“爱心保洁员”“中国网事·感动山东2018”年度十大网络人物、滨州市道德模范宋海燕实现心愿的历程。节目邀请关心、关注宋海燕的社会各界爱心团体和人士参与录制,一起回顾宋海燕生前的感人事迹,向这位平凡而伟大的保洁员表达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捐献|《情暖滨州》致敬宋海燕特别节目《心愿》完成录制
文章插图

情到深处无法自拔,不少观众被宋海燕的事迹感动。
宋海燕生前是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保洁员。从事保洁工作十余年来,她每天都是凌晨三点半上班,尽管工作十分辛苦,但她却仍在工作之余坚持到敬老院做义工,十余年从未间断。她是一位单身母亲,月收入仅千元,平日里省吃俭用,却连续多年向灾区捐款近5万元;她为400余名身患残疾的学生缝制新棉被,用“妈妈”般的关怀修复他们受伤的心灵;她曾帮助12位老人治好了褥疮,又为25位老人送去了临终关怀。
宋海燕是一名普通的保洁员,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身边的人无不为她帮孤、助残、扶贫、济困的精神所感动。因为她,一股股爱的暖流汇聚,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宋海燕的慈善事业中来,传递爱心,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2018年3月,宋海燕检查出患有乳腺癌。在多次化疗之后,宋海燕已满头白发,身体明显变得虚弱。可即便如此,她依旧坚持公益事业,并嘱托儿子郑晓龙帮她完成一个心愿:在她去世后,把遗体捐献给她终身服务的滨州医学院,让学生们做实验用;把她的眼角膜留给那些需要的人,让他们有机会重见光明。
2021年10月24日凌晨5时36分,宋海燕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走完了她59年的生命历程。当日中午12时,宋海燕的儿子郑晓龙遵照母亲生前遗愿,在滨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亲属的见证下完成了遗体和角膜捐献。

捐献|《情暖滨州》致敬宋海燕特别节目《心愿》完成录制
文章插图

现场观众聚精会神观看纪录片,回忆着宋海燕生前的一幕幕。
录制现场,栏目组播放了纪录片《海燕之歌》《这座城还她一个愿》,邀请宋海燕的儿子郑晓龙、宋海燕的生前好友唐瑞云、滨州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毕燕君、山东省红十字眼库主任张镜宇,与主持人一起为观众回顾了宋海燕的心愿达成过程,并介绍宋海燕角膜捐献和受体情况。

捐献|《情暖滨州》致敬宋海燕特别节目《心愿》完成录制
文章插图

宋海燕的儿子郑晓龙、她的生前好友唐瑞云、滨州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毕燕君来到了现场。
毕燕君介绍,宋海燕的故事感动了许许多多的滨州人,不少人毅然加入人体器官捐赠的行列。自2011年至今,滨州市已经实现角膜捐献45例,遗体捐献22例,肝脏、肾脏等大器官捐献13例。捐献的实现离不开志愿者的支持,更离不开他们家人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以宋海燕为代表的捐献者们,他们的付出挽救了许许多多陌生人的生命,更是拯救了无数濒临破碎的家庭。他们的大爱精神让滨州这座城市更有温度、更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