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新闻节目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影响广泛的广播新闻节目是

广播新闻节目是什么1

广播新闻节目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影响广泛的广播新闻节目是

文章插图
新闻节目指以新闻材料为基础 , 加工制作而成的电台或电视节目 , 新闻节目可包括现场或预先录制的访问、专家的分析、民意调查结果 , 偶尔会包含社论内容 。新闻联播指一种电视或广播新闻节目形式 , 即各电视台或广播电台同时联合播出的新闻节目 。
我们为什么要看一档“广播”综艺2作者:蒋肖斌
这档名为《朋友请听好》的综艺节目 , 像是一个广播的视频版 。摄像镜头对准一个广播小站 , 广播站长是何炅 , 每期还有“飞行嘉宾”来做兼职主播 。节目记录他们在开播前的互动 , 重头戏则是主播们接听观众来电、朗读观众来信 , 同时给出“人生指南” 。
广播、热线、写信……以这些关键词为核心的一档综艺 , 有着明显的怀旧风 。如果没有画面 , 听上去是不是很耳熟 , 这不就是在几十年前风靡万千少男少女的午夜情感热线吗?
21世纪初 , 智能手机尚未诞生 , 学生也没有个人电脑 , 接触外界消息最靠谱的方法是随身听里自带的广播功能——随身听当然是为了学英语用的 。早自习和晚自习的时候 , 班里住校的男生总会神秘兮兮地讨论一档广播节目《伊甸园信箱》 。
一个名叫万峰的中年男人 , 当时没人知道他长啥样 , 但他拥有如今“网红”难以超越的魅力和可信赖感 , 让青年男女在午夜时分 , 冒着被劈头盖脸骂一顿的风险 , 乐此不疲地拼手速打热线电话 。学校曾有一个男生成功地打进了热线 , 光辉事迹流传多年 。
“人民智库”曾有一项调查 , 当问及在最近一周 , 多大程度感到孤独时 , 17.8%的受访者选择了“绝大多数时候”感到孤独 。
一定程度上 , 《朋友请听好》继承了它的“前辈”午夜情感热线的功能 。无论是打进热线的少数人 , 还是一直在围观的大多数 , 观众希望从节目中得到的是一种陪伴感 。因为很多困惑是无法和家人朋友说的 , “最好的朋友借钱不还怎么办”“去男朋友家里发现了他和前女友照过婚纱照”“考了三年研究生没考上还要继续吗”……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 观众不过是想能有人听他说一说 。
广播的衰落和一代人一去不返的青春一样 , 虽然后来交通台因为大城市的堵车而意外复兴 , 但这一届年轻人的娱乐方式早已互联网化 , 广播不再是他们的密友 。在2019年的一部电影《跳舞吧!大象》中 , 13岁的少女黎春夏在昏迷15年后醒来 , 想到化解与儿时好友误会的方式 , 是去找当年一档广播节目《少女心事》的主持人——张信哲饰演的人到中年的脱发DJ , 用当年播报的方式念一封她给小伙伴的信 。
《朋友请听好》的电话和来信都是真实的 , 没有剧本 , 没有排练 , 所有观众都可以通过一个预约模式进行预约 , 预约成功就可以在直播期间给广播线站拨打电话 , 与小站成员进行实时电话互动——有兴趣可以试试 。
曾经不知道电话那头是谁 , 而现在的观众则希望自己的困惑能有一个明确的、可见的解答者 。在你不知道网线那头是谁的时代 , 在遍地都是“KOL”的当下 , 你通过电话、信件等“传统”媒介 , 被一个能在屏幕上看到的人接收到 , 并实时回答你的困惑 , 这种参与感比互联网上的交流更胜一筹 , 而且更有情感附加值 。《朋友请听好》的节目组表示 , 为什么想要接收观众的手写信 , 因为“电子邮件里永远不会沾上泪水” 。
每当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出现的时候 , 都有人说上一种形式要灭亡 , 比如以声音为载体的电台 , 会被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取代 , 但就像纸质书一样 , 广播迟迟没有下场 。相反 , 近些年又开始流行一个词——耳蜗经济 。
有报告显示 , 2019年上半年中国有过半网民使用过在线音频App , 其中常收听语音直播的人群比例为46.2% , 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将达5.42亿人 。音频节目可以利用人们忙中偷闲的碎片时间 , 呈现一种不用紧盯着屏幕的陪伴状态 , 而以电台为基础的《朋友请听好》 , 天然具有转化为音频节目的优势 , 音频版节目也即将上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