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场的别称是什么 国家体育场的别名是什么

国家体育场的别名是什么1

国家体育场的别称是什么 国家体育场的别名是什么

文章插图
国家体育场的别名是鸟巢 。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占地20.4万平米,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9.1万人 。举行过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 。奥运会后成为北京市民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体育场由雅克·赫尔佐格、德梅隆、艾未未以及李兴钢等设计,由北京城建集团负责施工 。体育场的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设计者们对这个场馆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建筑的外观 。
国家体育场2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鸟巢”举办 。图/视觉中国
古老的北京城有一条中轴线,已故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是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城的这条轴线被拉长了 。沿着中轴线奔北过了北四环,“一圆一方”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分列两侧 。短短几年,作为奥运遗产的“鸟巢”、“水立方”已足以与数百上千年的故宫、长城齐名,成为北京的新地标 。
2008年,“鸟巢”见证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盛会 。北京奥运会后,“鸟巢”对外开放,至今接待游客超过3400万人 。作为特大型体育场赛后运营典范,“鸟巢”现在年收入超过2.6亿元,连续数年实现盈利 。2022年,“鸟巢”还将承办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成为全球第一个“双奥体育场” 。
游客都要去“鸟巢”打卡
为了跟“鸟巢”合影,43岁的陈旭东和儿子在景观大道上换了几个地方 。看着手机里的照片,陈旭东笑着说:“值了!”
这一天是8月8日,一个对中国人来说大吉的日子 。“带孩子来北京玩几天了,就想着今天来‘鸟巢’、‘水立方’这边看看 。8月8日,多好的日子啊 。”11年前的北京奥运会,陈旭东在老家山东守着电视机看完了开幕式,来北京看“鸟巢”也成了他的人生梦想,“一定要来现场看看,让孩子也感受下奥运氛围,争取2022年再来一次 。”陈旭东说 。
北京奥运会后,“鸟巢”开始对公众开放 。2013年3月,“鸟巢”获批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留下来的标志性奥运遗产,“鸟巢”如今已与故宫、长城、颐和园一起,成为游客来京必打卡之地 。
像陈旭东这样进入“鸟巢”参观的游客,平均每年要超过300万人 。据“鸟巢”官方提供给*的数字,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开放运营至今,共接待中外游客及观众超过3400万人次 。开放前4个月,进入“鸟巢”参观的游客便超过300万人,日均客流量一度超过故宫、长城 。
其实,“鸟巢”最初的名字不叫“鸟巢”,它在原始评审阶段的名字是“B11号方案” 。设计方并没有给它起名字,只是在提交方案的说明文本中用过“鸟巢”,方便形象地描述其编织特点 。再后来,大家都习惯称它为“鸟巢”,而忘记了它的官方名称是:国家体育场 。
2003年,“鸟巢”动工,2008年3月建成 。至今十几年过去,“鸟巢”的设计依然很前卫 。2014年6月,“鸟巢”当选中国当代十大建筑,一同入围的还有中国尊、上海金茂大厦、广州电视塔等各城市标志性建筑 。
“鸟巢”的最大特点是编织的网格状外观,这种设计极具视觉冲击力 。几乎所有第一次见到“鸟巢”的游客都会惊呼:真的像一个大鸟巢呀!“鸟巢”的建筑外层是钢架构,与传统金属框架外墙不同,对于钢材和焊接工艺有着极高的要求 。“鸟巢”最终选择的是武钢自主研发的Q460钢材,这种钢材强度更高,且耐腐蚀,可长久保持光泽 。
进入到“鸟巢”内部,视野特别开阔,内场没有一根立柱 。无论是上中下哪一层的观众席,跟赛场中心点之间的距离都保持在140米左右,观赛体验度非常好 。作为特大型体育场,“鸟巢”主体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设计抗震等级则为8级 。即便有险情,数万名观众也可以在8分钟内撤离完毕,这两组数据代表着目前特大型体育场的最高水平 。
2008年北京奥运会,“鸟巢”承办了开闭幕式以及田径、足球等项目 。目前,“鸟巢”正在配合北京冬奥组委进行开闭幕式的相关场馆改造 。2022年,“鸟巢”将举办第24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并成为全球第一个“双奥体育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