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罗奔尼撒战争背景:希腊两大城邦相互对立

【伯罗奔尼撒战争背景:希腊两大城邦相互对立】军事比较
网络配图

双方的军事力量按其地理环境而各有优势 。雅典领导的同盟主要由爱琴海中的岛屿和滨海城市组成 , 因此它们的强处在于海战 。雅典作为最大的海上霸权 , 主要依靠它的海军和同盟 。雅典的海军最主要的是它的三列桨战舰和爱琴海的地理 。三列桨战舰是轻型战舰 , 实际上不能在深海中远航 。假如天气变坏 , 它们必须立刻寻找避风港 。最好的避风港是沙滩 , 但是爱琴海边上沙滩很少 , 大多数海岸是岩石和海礁 , 适当的避风港往往是港口城市 , 因此对于希腊的海军来说 , 同盟的港口是非常重要的 。对雅典来说 , 提洛同盟对它的贸易和作战同样重要 。
斯巴达的联盟主要由伯罗奔尼撒半岛和希腊中心地区的城市组成 , 它们是陆地国家 , 长处在于它们的长矛兵 。雅典还有一个间接的强处:通过它的贸易的收入它比斯巴达的经济力量强一些 。
网络配图

文化
雅典此时正处于其文化的顶峰 , 其政治结构是一个民主社会(不过当时的民主与今天的民主不一样) 。斯巴达的政治形式是一个混合宪法 。外交上斯巴达传统比较喜欢寡头政治 。两个联盟的同盟者在政治形式上也有这个区别 。两派之间的意识形式上的区别对双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斯巴达战胜后立刻在雅典引入了寡头政治 。值得注意的是对当时的人来说民主的雅典代表着压迫 , 而反对民主、军国主义的、压迫本国内的大多数人(黑劳士)的斯巴达则是自由的希腊的保卫者 。
政治经济矛盾尖锐
网络配图

当时雅典是民主政制的、进步的、城市的、帝国主义的、文学艺术繁荣发达的国家 。斯巴达却是贵族政制的、保守的、农村的、地方性的、文化鄙俗落后的国家 。雅典的民主政治和斯巴达的贵族寡头政治处于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 双方都想把自己的政治制度扩大到其他希腊城邦 。雅典支持各邦的民主派 , 斯巴达支持各邦的贵族派 , 相互敌对、各不相让 。经济上双方为争夺奴隶、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 , 不断发生争端 。双方政治经济矛盾的日益尖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