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布拉多的饲养要点论文

羊驼的饲养管理技术
程?尧
1?养殖历史
羊驼(Vicugnapacos)属于哺乳纲(Mammalis)偶蹄目(Artiodactyla)骆驼科(Camelidae)美洲驼属(Lama),最早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地区,有“安第斯山脉走动的黄金”的美誉 。当地原始牧民是最早的羊驼驯化者,在高海拔地区的恶劣环境下,形成了独特的安第斯山文化 。15 世纪至 16世纪中叶,羊驼养殖达到鼎盛,总数超过2000万只 。16 世纪中叶以后,由于西班牙的入侵,90%的羊驼被掠杀驱逐,后在秘鲁等地得到规模繁衍 。到 20 世纪 70 年代,秘鲁羊驼数量约为 380万只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许多国家开始了羊驼的引种和繁育工作,如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瑞士、新西兰等 。各国相继成立了羊驼协会,制定引种、饲养、育种等标准。到 2009 年末,世界羊驼数量约为 400万只。

拉布拉多的饲养要点论文

文章插图
2002年,我国首次从澳大利亚引进羊驼,填补了羊驼在我国科学研究和生产领域的空白 。随后山东、新疆等地陆续建立起羊驼良种繁育基地,我国羊驼养殖技术趋于成熟,养殖规模在亚洲地区位居前列。目前,我国在羊驼生物学特性、饲养管理、科学繁育、毛色发生机制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 。在饲养管理方面,构建了羊驼标准化生产体系、疾病防控体系、饲料营养体系等;在科学繁育方面,制定了羊驼精液品质评价标准;在毛色形成分子机制研究方面,成果显著。近年来,在我国新疆、山东、山西、内蒙古等地均建立了规模化羊驼养殖场,在新疆等高海拔、干旱贫瘠区域,羊驼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生存优势较明显,经济效益高,发展前景广阔 。
2?生活习性
羊驼自然分布于海拔 4500~4800 m 的高原、丘陵、草原以及沼泽地带,耐寒、耐旱、耐贫瘠性均较强 。羊驼为草食动物,反刍,食性杂,耐粗饲,干草及作物秸秆均食;羊驼采食多集中于白天,且不连续采食,日采食 ( 包括寻找食物 )时间为 7~8 h,其余时段反刍、休息或活动 。羊驼为群居性动物,性情温顺,喜静,爱清洁,常沙浴以清洁被毛,嗅觉和听觉较为灵敏 。总体来讲,适合养殖,善与人亲近相处 。公羊驼 2~3岁龄可用于交配 。母羊驼12月龄后达到性成熟,可排卵 。妊娠期 335~352 d,分娩多发生于清晨和中午,一般为单胎,产后 18~20 d 可再孕 。
3?饲养管理要点
3.1?饲养环境
拉布拉多的饲养要点论文

文章插图
羊驼养殖场应设在商业区和居民点的下风处,远离污染区 。选择地势较高、干燥、避风、光照充足的地方建造羊驼舍,可稍有坡度(不超过 25°),利于排水 。养殖场布局分羊驼舍、运动场等 。羊驼舍有屋顶式、棚式、棚舍结合、暖棚式等几种类型,可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及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适宜的饲养密度:散放状态下,1~6月龄羔羊驼 0.8~1.0 m 2 / 只,6 月龄以上的青年羊驼 1.5~2.0 m 2 / 只,成年羊驼 3~4 m 2 / 只,临产母羊驼 4~5 m 2 / 只 。
3.2?成年公羊驼的饲养管理
公 羊 驼 的 粗 饲 料 日 投 喂 标 准: 青 饲 料2~3 kg/只,优质干草 0.4~0.6 kg/ 只,多汁类饲料约 0.5 kg/ 只 。精料日投喂标准:0.3~0.5 kg/只 。对配种期的种公羊驼,饲喂标准要适当提高,需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饲料 。如粗饲料中可添加苜蓿干草、三叶草等,精饲料添加燕麦、大麦等,多汁饲料可添加胡萝卜、甜菜等,使种公羊驼在配种期保持中上等体况,性机能旺盛,精子多且品质好 。
3.3?成年母羊驼的饲养管理
空怀期母羊驼的日粮标准基本与成年公羊驼相同 。母羊驼一般 12 月龄、体重达到 45~50 kg时进入初情期,在 18~24 月龄时适宜配种,一只母羊驼的繁育周期为 13~15岁 。对于进入初配期的母羊驼,应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因管理不当造成不孕 。母羊驼妊娠初期,营养需求较少,可维持空怀期日粮饲喂标准;妊娠4 个月后,需提高营养水平 。每只妊娠母羊驼每日精料补饲量为 0.3~0.6 kg,青粗饲料自由采食 。精料配比可参照:玉米50%、糠麸 10%、油饼粕 30%、高粱7%、石粉2%、食盐1%,补充优质牧草和胡萝卜等多汁饲料,每日还需添加维生素 A 10 000 IU/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