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哈鱼是淡水鱼类吗 大马哈鱼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

大马哈鱼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1

大马哈鱼是淡水鱼类吗 大马哈鱼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

文章插图
大马哈鱼是海水鱼 。大马哈鱼属于冷水性溯河产卵泅游鱼类,幼鱼在海洋里生活3-5年,通常4龄达到性成熟,成熟后回江河产卵 。大马哈鱼出生在江河淡水中,却在太平洋的海水中长大,因此可以说是海水鱼 。广泛分布于白令海、北太平洋、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及沿岸河流中 。
可惜!黑龙江“鱼王达氏鳇”意外死亡,最大能长2000多斤?2黑龙江,古代被称为黑水、欲水、石里罕水等,蒙古语则称为哈拉穆河,而俄语叫阿穆尔河 。黑龙江是中国、蒙古国、俄罗斯三国的大河,在亚洲大河也是能排得上名号 。
黑龙江全长约4440公里,起源于额尔古纳河,最后从俄罗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流入鄂霍茨克海峡 。(关于黑龙江的总长度一直存在争议,有说是4370公里,也有说5498公里,不过今天咱们不讨论这个 。)
黑龙江是属于中国四大河流之一,所以渔业资源极其丰富,但由于鱼的品种实在太多,而聪明的黑龙江人为了方便把这些鱼的名字全部记住,有人就编了一句话,叫“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这样即简单又好记 。
在这些品种繁多的鱼当中,最大的要数“黑龙江鱼王”达氏鳇鱼,尤其是过度的捕捞导致数量急剧下降后,在2005年渔业研究人员检测,野生的达氏鳇鱼年产量已不足10吨 。
所以,野生的达氏鳇鱼一般很难见到,不过有钓友最近在黑龙江面上看到了一条200多斤的达氏鳇鱼,只可惜已经死亡…
钓友拍到已死的达氏鳇鱼
事情经过最近,有几位钓友在黑龙江河里钓鱼,一行人划着小船穿梭在江面上,在一个黑龙江的湾子里,看到远处漂浮着一个白色的不明物,出于好奇几人就将船划过去看看 。
死亡的达氏鳇漂浮在黑龙江江面上
原来这个白色物体是一条大鱼,其中一位钓友用鱼钩将大鱼钩了过来,这才发现原来是极其珍贵的达氏鳇鱼 。这条达氏鳇鱼体长接近2米,体重估摸着约有200多斤 。
据钓友说,这条鱼看样子大概死了有2~3天,已经开始散发一些气味 。不过,这么大一条野生达氏鳇鱼死了真是太可惜了 。所以有人建议联系相关部门,如果能将它做成标本也不错 。
古老的达氏鳇达氏鳇,又叫黑龙江鳇、鳇鱼和达氏鳇,是一种白垩纪时期(距今约1.44亿年至6500万年间)存活下来的古老生物之一 。达氏鳇是属于鲟鱼的一种,来之一亿三千万年以前,是现代硬骨鱼类的共同祖先,素有“活化石”之称 。
达氏鳇鱼虽属于鲟鱼类,但与一般的鲟鱼不同,它只栖息在淡水,并且从不进入海水或海里 。达氏鳇属于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并且也是淡水鱼类当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因此又有“淡水鱼王”之称,在自然界能够存活50年以上 。
达氏鳇
达氏鳇不长见到的原因,是因为它是底栖鱼类,几乎常年栖息在江河的最深处,很少靠近岸边 。达氏鳇的食性分为两个阶段,在幼苗期是以小鱼、小虾和昆虫为食 。等到体长达到30~50厘米时,主要食物是鱼 。
而体重达到50公斤以上的达氏鳇,是专门捕食大鱼,尤其是在大马哈鱼逆流而上的繁殖季节,达氏鳇会大量的吞食大马哈鱼,甚至5~10斤重的也是一口一条,并且达氏鳇的日摄食量巨大,每天要吃掉将近自身体重的15%左右 。
虽然达氏鳇长的快,但它的性成熟晚,繁殖周期长 。一条达氏鳇鱼,从鱼苗期,再到性成熟其需要16~20年之间,体重约在160公斤,体长2米以上 。每年的5~7月份,此时水温在14~19℃时,达氏鳇会在深水急流中繁殖 。
雌鱼每次怀卵数量约在25万粒至400万粒,不过具体的怀卵数量,还要根据种鱼的体格大小,通常体格越大的达氏鳇怀卵数量越多,而达氏鳇的鱼卵,也是做鱼子酱上好的原材料 。
鲟鳇鱼鱼卵
达氏鳇最大能长多大在淡水鱼当中,通常有个30~50斤的鱼,绝对能算得上大鱼了,而最近有江西钓友,在仙女湖钓获了一条132斤的青鱼,简直就是“鱼王”级别 。不过,对于达氏鳇鱼来说,100多斤的那还是个“宝宝” 。
实际上,几位钓友发现的这条体长约2米,重约200斤的达氏鳇鱼,准确地说是刚进入“青少年”期,因为一条成年的达氏鳇鱼,最大可以长到5~6米长,2000多斤重 。
资料图片
可能有人不相信,淡水鱼怎么可能长到5~6米长,重达千斤?但事实上却是存在,并且还是有迹可循 。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当时是“知青上山下乡”,一位来之上海的知青,曾经在黑龙江爱辉县的黄旗营子生产队,这里主要的任务就是捕鱼,当时就捕获了一条1000多斤重的达氏鳇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