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是什么意思 GBZ是什么意思( 二 )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解读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GBZ77-2002)于2002年正式颁布执行,此标准完善了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的统一体系,并且在重症中毒者的诊断治疗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取得了积极有效的诊治效果 。近十余年来,随着临床各学科的进展,病例报道的积累和国内外相关标准的更新和建立,特别是近年来,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系统陆续修订,为避免各诊断标准之间的冲突矛盾,有必要对原标准进行修订 。此次修订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急性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认识及重视,从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减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减少伤残和死亡率,在职业病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
本次标准修订在2002版基础上,参照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的诊断原则,并参考《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总则)》(GBZ71-2013)、《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75-2010)、《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肾病的诊断》(GBZ?79-2013)、《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GBZ?59-2010)、《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73-2009)、《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诊断标准》(GBZ?74-2009)、《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诊断标准》(GBZ76-2002),修改了各器官功能障碍的诊断指标 。同时以职业病诊断实践为基础,结合了临床各学科的新技术新进展 。
左右滑动可翻看
《职业性莱姆病的诊断》解读
根据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2013年「职业性莱姆病」增加到职业性传染病目录中 。职业性莱姆病是指劳动者在林区、野外职业活动中,因被蜱等吸血节肢动物叮咬感染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该病的诊断需根据在蜱栖息地工作期间有蜱等吸血节肢动物叮咬史,出现了皮肤、神经、心脏及关节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结合特异性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类似疾病后,方可诊断 。
职业性莱姆病的诊断需具备明确职业暴露,典型的临床表现至少有下列一项:
1、游走性红斑或叮咬部位红斑、丘疹、中心部位水疱或坏死
2、发热、头痛、咽痛、肌肉痛等类似感冒样症状
3、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如脑膜炎、颅神经炎、脊神经根炎、脑脊髓炎;和(或)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炎、心包炎等心脏损害
4、骨关节损害,如关节炎;和(或)皮肤出现硬化和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 。同时具备实验室检查中的任意一项可确诊 。
职业性莱姆病是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炎性综合征,且患者可以某一器官或某一系统的反应为主 。临床上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将莱姆病分为三期,各期症状可依次顺序出现或交叉重叠出现,个别情况壹期、贰期症状不明显或就诊不及时,而直接表现为叁期症状 。莱姆病贰期可出现脑膜炎、颅神经炎、脊神经根炎、脑脊髓炎的急性期临床表现,莱姆病叁期可出上述疾病慢性迁延的临床表现 。
左右滑动可翻看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诊断》解读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GBZ20-2002)颁布实施以来,在全国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新的化学物质不断出现,随之出现新的刺激物、致敏物和新的临床表现类型,职业性接触性皮炎整体发病呈上升趋势 。刺激物是引起皮肤或黏膜产生刺激性炎症反应的物质,致敏物是引起过敏反应、导致出现不同的皮疹类型的物质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 。临床一般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等 。
本次修订根据实际的需求,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刺激物和致敏物,并根据化学物质的成分进行了分类,以便更好地指导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诊断和治疗 。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与非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相同,因此在诊断上应注意结合以下特点:有明确的职业接触史(如工种、工龄、接触物质、接触方式、防护措施、卫生条件等)、同工种发病情况及动态观察等 。
什么是边缘构件?什么是约束边缘构件?什么是构造边缘构件?3您的关注和转发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
在剪力墙结构中设置在剪力墙竖向边缘旨在加强剪力墙边缘的抗拉抗弯和抗剪性能的暗柱,叫做剪力墙边缘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