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生产圆珠笔的笔头的圆珠吗 圆珠笔头中国能造吗

圆珠笔头中国能造吗1

中国能生产圆珠笔的笔头的圆珠吗 圆珠笔头中国能造吗

文章插图
圆珠笔头中国能造 。2016年9月 , 太钢集团通过历时5年的研究 , 终于成功造出一批直径2.3毫米用来造笔头的不锈钢钢丝 , 这代表着中国也可以造出圆珠笔头了 。其难研发的原因是 , 在圆珠笔头小小的“球珠”里面 , 还有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 , 加工精度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 。
圆珠笔:
圆珠笔是通过笔或笔芯前端的球珠滚动带出书写介质的笔 。圆珠笔是一种使用了微小旋转圆珠的笔 , 这种圆珠由黄铜、钢或者碳化钨制成 , 可在书写时将墨水释放到纸上 。圆珠笔的书写原理 , 主要是利用球珠在书写时与纸面直接接触产生摩擦力 , 使圆珠在球座内滚动 , 带出笔芯内的油墨或墨水 , 以达到书写的目的 。
当年中国真的造不了圆珠笔头吗?其实不止中国 , 美国同样头疼2我们经常会听见一句话:“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工业强国 , 主要看你能不能生产圆珠笔头 。”大家不免会有疑惑 , 圆珠笔头这么难生产吗?中国连航空母舰都能够造 , 为何当年却造不了圆珠笔头这个小东西呢?其实也不止中国这一个国家生产不了 , 就算是美国 , 想要生产圆珠笔笔头也是困难重重 。
圆珠笔笔头的工艺非常复杂 , 一个笔头里面引导墨水的沟槽就有5条 。况且圆珠笔滚珠和笔头、沟槽位之间的适配要求非常严格 。一根头发大概有100微米 , 可是圆珠笔笔头的加工误差连3微米都不能超过 , 可见其加工难度 。
不过其实中国也是能够制造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头的 , 只是就算是笔尖珠心 , 也基本上90%都是依靠进口的 , 就连墨水也是有80%依靠进口 , 而且制出来的圆珠笔利润也是非常低的 。中国一年生产的圆珠笔大约是380亿 , 可是利润也不过才3000万 , 实在是差强人意 。况且中国制造的圆珠笔在质量上也根本不及瑞士 。
这个行业早在2012年就已经步入价格战了 , 主要是因为韩国、法国等国厂商的介入 。他们其实是通过笔的革命作为蛮荒者强行杀入这个领域了 , 后起的水性笔/中性笔对笔尖、笔座体的工艺要求远远低于传统油性圆珠笔 , 一些水性笔的笔尖甚至就是普通的杆形钢芯 , 光滑度要求较低 , 有的厂商甚至都不需要用钢材就做出水性笔的笔尖了 , 门槛越拉越低 , 此后几年大批厂商涌进水性笔芯领域(包括中国厂商) , 后起厂商一下子掀起了水落石出式的粉碎性革命 。
就算不提圆珠笔的圆珠已经被水性笔革命杀成了鸡蛋水饺产业 。整个笔的上下游产业链都已经是夕阳行业了 , 先不谈产能过剩 , 敢问今天你是用笔多还是用键盘/触屏多 , 笔的行业产值的增长幅度还赶不上通货膨胀率 , 无论是产值、利润还是成长率 , 这和今天的成长性新兴产业完全是一个天上 , 一个地下 。
对于笔尖材料来说 , 中国每一年400亿支圆珠笔产量 , 大概需要多少钢材呢?据中国制笔协会名誉副理事长陈三元介绍 , 一家钢铁厂一天的产量 , 可能就够制笔行业消化一年 。对钢厂而言 , 这点利润微不足道的 , 它没有动力去搞研发生产 。而制笔企业是一个以民营企业为主的薄利多销的行业 , 利润空间非常小 , 面对动辄上千万的研发成本(科技部“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专项课题投入7000万元)根本不会有企业有能力投资在笔尖材料的研发上 。
对于加工设备来说 , 一台Micron的24工位笔头生产设备 , 一分钟可以生产280个笔头 , 如果全年无休 , 中国年产的400亿支笔头需要多少台?260台 , 即使算上休息时间 , 也不会超过1000台 。更要命的是 , 这种机器还很长寿而且技术更新慢 , 据说1997年的机器现在还能正常使用 , 寿命长达20年 。算上这种折损 , 每一年需要更新多少台设备呢?50台左右 。这样狭小的一个市场 , 能容得下几家生产企业?
在全球化的今天 ,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制造所有工业门类产业链上的所有产品 , 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把无法制造所有产品当做一种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