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污染是指_二次污染指的是

二次污染是指1

二次污染是指_二次污染指的是

文章插图
二次污染是指一次污染物在自然条件的作用下,改变原有性质,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形成新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的危害通常比一次污染严重,并由于其形成机理复杂,防治也较困难 。通常是从污染源着手,通过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促进污染物扩散稀释等措施来保证环境治理 。
环境化学复习资料2环境化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
1、 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 80%~90%
环境问题是在 工业化 过程中产生的,具体原因包括污染物 排放 和过度开发 资源 ;
2、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 协调 发展,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 承载力 ;
3、在大气对流层中污染物易随空气发生 垂直 对流运动,在平流层中污染物易随地球自转发生 水平 运动;
4、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的 传输。5、当ΓΓd时,大气处于 稳定 状态 。
6、大气中重要自由基产生于 光 离解 。
7、在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时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该反应机制为: 自由基引发 、 自由基转化和增殖 、 自由基氧化NO 、 链终止 ;
8、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够 吸收紫外线 从而保护生物,维持生态平衡;
9、洛杉矶烟雾也称为 光化学烟雾。10、伦敦烟雾也称为 硫酸型烟雾。
11、当降水的pH值 5.0 时,称为酸雨 。
12、可吸入粒子是指粒径 ﹤10um 的颗粒物;
13、PAN是指大气中的 过氧乙酰硝酸酯 污染物;
14、水中异养生物利用 自养生物 产生的有机物为能源及材料构成生命体;
15、导致痛痛病的污染物是 Cd ;16、导致水俁病的污染物是 甲基汞。
17、腐殖质分子中含有 多元环状结构,其上联接有 -OH -COOH -CHO 等官能团;
18、非离子型有机物可通过 溶解 作用分配到土壤 有机质 中;
19、pH值在4.5至8.3之间时,水中碳酸的主要形态分别为 CO2 、 H2CO3 、 HCO3- ;
20、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 吸附、 凝聚絮凝、溶解沉淀 、 配合 、氧化还原;
21、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 分配、 水解 、 光解 、挥发、 生物降解
22、次生矿物由 物理 分化和 化学 分化而成;
23、次生铝硅酸盐由 硅氧四面体 层和 铝氢氧八面体 层构成,它们是 高岭 石、 蒙脱 石和 伊利 石 。
24、能引起温室气体效应的气体主要有 CO2 、 CH4 、 CO 、 CFCs。
25、腐殖质中不能被酸和碱提取的部分称为 腐黑物 ,可溶于稀碱但不溶于酸的部分称为 腐殖酸 ,既溶于碱又溶于酸的的部分称为 富黑酸。
26、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 土壤矿物质 和 土壤有机质 ,两者占土壤总量的 90%以上。
27、土壤及沉积物(底泥)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作用(sorption)包括 表面吸附 和 分配作用
28、降水中主要的阴离子有 SO42- 、 NO3- 、 Cl- 、 HCO3-。
29、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主要有 机械迁移 、 物理-化学迁移 和 生物迁移 三种方式 。
30、天然水中的总酸度= [HCO3-] +2 [H2CO3*] + [H+] - [HO-] 。
31、大气的扩散能力主要受 风 、 湍流 和浓度梯度的影响 。
32、一般通过湿沉降过程去除大气中颗粒物的量约占总量的 80%~90% ,而干沉降只有 10%~20。
33、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有 表面吸附 、 离子交换吸附 和专属吸附 。
34、无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主要通过沉淀-溶解、 氧化还原 、 配合作用 、胶体形成、吸附-解吸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进行迁移转化 。
35、一般天然水环境中,决定电位的的物质是 溶解氧 ,而在有机物累积的厌氧环境中,决定电位的物质是 有机物。
36、土壤酸度可分为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其中,活性酸度是土壤中 氢离子浓度 的直接反映,而潜性酸度是指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 Al3+。
37、pH的大小显著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 存在形态 和土壤对重金属的 吸附量。
38、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光解过程可分为__直接光解_ 、 _敏化光解 、 _氧化反应_ 三类 。
39、 光子能量公式为_E=hc/λ_ ,通常波长大于_700__nm的光就不能引起光化学离解,此时对应的化学键能是_167.4__KJ/mol 。(h = 6.626*10-34J.s/光量子, c = 2.9979*1010cm/s)
40、土壤碱化度为_ Na+离子饱和度,其产生过程为 _交换性阳离子的水解作用_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