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意思是什么 远上寒山石径斜 《望天门山》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采访人员谭萍樊雪婧实习生葛蓓蓓)乡音无改鬓毛衰,衰字是念cuī还是shuāi;一骑红尘妃子笑,骑字是念jì还是qí……这两天,大家的朋友圈被一篇题为《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刷屏了,烂熟于心的古诗词和字音突然读不对了,引来网友的关注 。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采访人员采访专家得知,帖子中涉及的有些字音早已改变,并非新闻;还有一些尚未改变,误导了读者 。专家提醒,目前普通话规范读音的依据为《新华字典》第11版和《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意思是什么 远上寒山石径斜 《望天门山》

文章插图
网络:旧文再被翻红引网友热议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采访人员在《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一帖中看到,文中不仅列举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等诗词,也有说客、粳米等词组 。
文章称,衰字以前读cuī,斜字以前读xiá,说字以前读shuì,粳字以前读jīng 。由于读错的人较多,现已更改拼音为衰(shuāi)、斜(xié)、说(shuō)、粳(gěng) 。
采访人员查询得知,该文2016年就曾现身网络,2017年、2018年、今年都被进行加工并“炒红” 。
对于这些改变的拼音,不少网友表示,没想到读书时期的“规范读音”现如今竟悄悄变成了“错误读音”,就因为念错的人越来越多就改了,让坚持正确的人情何以堪?有网友则表示,以前的音念起来押韵好听,尤其是在古诗词中,不应该被修改;也有网友持反对意见,古诗词中其他字词都不念古音,为什么个别字要念?
现实:变化了的读音让家长遇尴尬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白云生处有人家 。”“错啦,妈妈,是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 。”
“一骑(jì)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又错啦,妈妈,是一骑(qí)红尘妃子笑 。”
前几天,郑州家长方女士陪上小学的儿子看《中国诗词大会》,随口背了两句诗,被儿子毫不留情地纠错 。更尴尬的是,儿子还拿出语文课本和诗歌教材,翻找到相应的诗歌和拼音为自己作证,让方女士感到十分凌乱 。“我从小好不容易记对的字,怎么读着读着就成错了的呢?”
方女士说,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儿子背《回乡偶书》时,当时她特意纠正孩子,“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应该读cuī而不是shuāi,没想到儿子又搬出课本,书上的注音果然是shuāi 。
字音的改变,让方女士很心塞 。她说:“这些改动让我们离古音越来越远,诗词的押韵和音律的美妙只能在记忆中回味 。”
老师:教学时要尊重语言的规范性
字音的变化,不仅让家长遭遇尴尬,也让老师们常常因为读音的变化感到有点绕 。
“一般来说,老师们上课时是按照课本注释的读音来教,如果没有课本注释,我们就还按照过去的读音来教 。”郑州市第九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郭河秀说,语言是为人服务的,也是在不断变化的,特别是在如今网络发达的情况下,会出现很多新词,甚至出现一些新读音,这些情况可以理解,但作为教学来说,在没有统一国家规定的情况下,还是要尊重语言的规范性 。
郭河秀表示,中国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特别是在古诗词、文言文里,音如果变了,韵就没了,音韵美也就不复存在,义更相应发生变化 。在她看来,应该尊重古文化,保留传统经典的美 。
“这两天流传很广的帖子其实是旧闻,文章里提到的许多读音有些早已变化,并不是突然就改了,而是有过程的,这则帖子误导了读者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意思是什么 远上寒山石径斜 《望天门山》】 强海峰,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副院长,播音主持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高教学会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理事 。他在接受大河报·大河客户端采访人员采访时介绍说,这则帖子里涉及的字音变化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1985年第二次《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发布后进行调整的,比如呆板,从“ái板”改为“dāi板”;
第二种,2012年《现代汉语词典》修订到第六版时对一些字音做了调整,比如,箪食壶浆,不再读“箪sì壶浆”,而读“箪shí壶浆”;
第三种,2016年第三次《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征集意见版)中涉及的字音,比如靡靡之音的“靡”从mǐ变为mí,粳米的“粳”从jīng变为gēng(不是帖子里的gě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