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时忽必烈把京杭大运河北端点修在积水潭( 二 )


82岁老船工传徒运河号子
“摇橹船,运河长,一路上,好风光,嘿呦嘿哟嘿……”岸上嘹亮的船工号子响遏行云 。
经过几百年的传承,船工号子已成为运河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 。它的传人——82周岁的赵庆福老人,今年会在什刹海带徒弟,把这项漕运非物质文化遗产亲传给年轻一辈 。
赵庆福说,小时候听老辈人说,当年运河日夜运漕粮,号子响连天,老人们都说这就是十万八千嚎天鬼 。
“十万八千嚎天鬼”足以说明运河号子的声势浩大,但是它起源于什么时代还是无法考证 。史料记载,光绪年间,运河的主要补给河流——潮白河溃决改道,运河断了,朝廷改征粮为折扣银两,漕运废除,水运凋敝,陆路兴起,通州码头的地位逐渐减弱 。1943年运河因大旱断流,客货运输停止 。那时,与运河共兴衰的船工号子也消失了 。
如今,赵庆福老人还能喊出起锚号、摇橹号、出舱号等10种运河号子 。起锚号是开船前撤去跳板,开始起锚喊的号子,紧凑有力;摇橹号则是船行到深处,顺水摇橹时喊的号子,简洁明快;出舱号是卸货或者装货时喊的,旋律感强……
网络配图
赵庆福还会喊一种“闲号”,就是船工休息时喊的船号 。内容多是能愉悦别人也让自己开心的 。能有闲号,也和运河特点有关,运河水势平稳,没有什么惊涛骇浪和险滩,所以才有心情唱闲号,这是区别于其他河号的独特之处 。
赵庆福回忆,“闲号”里面的内容经常可以抓词,“那时候河边经常有唱小曲的,也有唱莲花落的,也有唱评剧的,就经常把他们的词放到自己的号子里面 。”说着说着,赵庆福用运河号子的调唱起了评剧:“北花园开的绿牡丹,二八小佳人来游园……”
眼下,赵庆福老人在什刹海已经有了30来个小徒弟,他们都是景区的船工,二三十岁正当年 。“现在,我坐在河边一听他们喊号子,心里,那叫美 。”老人说得陶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