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前路无知己出自哪首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离别不舍又必须走的诗

前几天回答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你觉得谁的心更温暖?
前言这两首诗都是唐朝著名的送别诗,一首诗高适的《别董大》,一首是王维的《渭城曲》 。题主问哪一首更加令人心暖?
老街以为,如果站在从被送人的角度来看,这两首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前一首诗似乎很冰冷,却能感受到暖意;后一首诗虽然春意盎然,但是听着令人心寒 。

莫愁前路无知己出自哪首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离别不舍又必须走的诗

文章插图
一、《别董大》寒中生暖高适《别董大》有两首诗,这是第一首: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这首诗用四个字来评价:寒中生暖 。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前两句写的是天气之寒冷、环境之恶劣 。但是后两句恭维得恰到好处,自然生出一种暖意 。
高适说,董大先生,虽然这一路北风呼号、寒雪纷纷,但是天下到处都有人认识您,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对于远行的失意之人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似的一种安慰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理解这两句诗,可以参考一些《论语·颜渊》中的一段话:
司马牛忧曰:&34;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34;子夏曰:&34;商闻之矣:&39;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3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34;
司马牛说人家都有兄弟,只有我没有,子夏说作为一个“君子”,天下人都是自己的兄弟了,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这首诗第三句转折,前面寒,后面暖,所以老街说这首诗是:寒中生暖 。
莫愁前路无知己出自哪首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离别不舍又必须走的诗

文章插图
二、《渭城曲》暖中生寒王维的《渭城曲》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这也是送别诗中的千古绝唱,恰好可以和高适的《别董大》对照着看 。但是大家细细品味一下,会发现这首诗是暖中生寒 。
《别董大》写的是冬景: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渭城曲》写的春景: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莫愁前路无知己出自哪首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离别不舍又必须走的诗】两首诗都在第三句转折,分别是:
莫愁前路无知己,《别董大》;劝君更尽一杯酒,《渭城曲》 。
《别董大》是寒风中生暖意:
天下谁人不识君 。
《渭城曲》是春风中生寒意:
西出阳关无故人 。
劝君更尽一杯酒,是王维的“好意”,但是接下去的一句却寒意顿生: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很有点像表面亲热、内心嫉恨的“朋友”,送别时说的丧气话 。
假如有个朋友并不看好你的前途,你会心寒还是心暖呢?
莫愁前路无知己出自哪首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离别不舍又必须走的诗

文章插图
三、元二与董大 一首诗的含义和情感,可以从作者来理解,也可以从受赠者一方来理解和感受 。我们如果站在远游人的角度来理解这两首诗,就不难区别,当然是一暖一寒 。
但是也要考虑到现实生活中,董大和元二两个人的影响力不同,所以会有这两种不同的写法 。
董大即唐朝著名的琴师董庭兰,唐朝诗人李颀曾写有《听董大弹胡笳声》: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高适《别董大》中的北风吹雁雪纷纷,或许是其琴声中的境界 。董大是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常在达官贵人之间周旋,曾经与很多的诗人交往 。他当然担得起“天下谁人不识君” 。
而“元二”似乎默默无闻,所以“西出阳关无故人 。”
从这一方面来说,无所谓寒还是暖,两位诗人这样写董大和元二是因为现实情况如此 。
莫愁前路无知己出自哪首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离别不舍又必须走的诗

文章插图
?结束语从现实出发,元二和董大影响力不同,所以一个“无人识”、一个“无人不识” 。高适和王维给这两个好友作诗的时候,并没有冷暖之心,倒是我们过于苛求了 。
后人在使用这两首诗的时候,董大“无人不识”过于托大,元二“无人识”又太悲怆,还是要看一下对象好一些 。倒不如用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