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我|“兼职”打拐!央视发来感谢信,为福建这位警官点赞!( 二 )


接到漳州市救助站工作人员求助后,“施晓健工作室”民警经过仔细核查,在短时间内就分析出该名男子为罗某(52岁,广西人),并联系上该男子的哥哥和侄女确认身份,原来前几年罗某由哥哥带到泉州务工后不慎失散,因为小时候生过一场大病导致思维时常出现混乱,无法准确说出自己的基本信息。
家属称罗某现在的亲属就仅剩下哥哥和侄女,很想同亲人团聚,但因为自身原因无法来漳将罗某接回。了解到情况后,民警主动对接漳州市救助站,救助站根据相关规定,启动了“护送”程序,办理好相关手续后,带着罗某踏上回家的路途,现罗某已安全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
为进一步提升寻亲效率,推进救助寻亲的专业化,施晓健工作室在日常运作中同全国各地救助站建立协作机制,快速核查滞留人员的身份,助其早日回家。8月18日,“施晓健工作室”收到漳州市民政局《寻人寻亲合作意向书》。书中提到“希望能够与施晓健工作室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共同开展寻人寻亲工作,助力更多家庭团聚”。
漳州市局指挥情报中心、巡特警支队、“漳州110”和芗城、龙文两个城区分局对民政救助工作予以大力支持,并梳理出2019年以来的寻亲求助未反馈的警情。截至9月份,工作室已助力66名滞留民政救助站的流浪人员回到亲人身边。
9月3日,“施晓健工作室”民警对梳理出的寻人警情进行回访,联系上2019年1月2日拨打漳州市“110”进行寻人求助的戴某树,老人称,在20世纪50年代初,自己的父亲和其战友田科长共同在福州的某部队服役,两家人结下了深厚情谊;到了1958年“十万复转官兵奔赴北大荒”,父亲带着一家随军到了东北,就和田科长一家分开了,从此天南地北,两家人在1958年6月的最后一次书信往来后,失去了联系。
直到1992年父亲去世前也还一直思念着田科长一家,因为母亲的年纪也越来越大,已是95岁高龄,对田科长一家甚是挂念,至今仍时常翻阅1958年田科长夫人寄来的那份书信。为了让长辈再续情谊,求助人从10年前就开始替父母找寻老战友一家,至今未曾停歇。
根据求助人提供的线索,“施晓健工作室”民警仅用时20分钟,就成功找到“老战友”一家。当得知结果后,求助人十分激动,对“施晓健工作室”的工作效率和一心为民的工作态度连连赞许,感叹道:“施警官还是你们厉害,这真快呀,谢谢你们!”

等着我|“兼职”打拐!央视发来感谢信,为福建这位警官点赞!
文章插图
↑施晓健看望被解救的被拐儿童
施晓健依托多年的刑侦工作协作经验,让“施晓健工作室”与全国其他省市警方建立了良好的通联关系,在实现快速打击犯罪,抓捕“坏人”的同时,也敏锐地认识到公安部部署开展“团圆行动”对于帮助解决失踪被拐儿童家庭难忧的重要意义,运用到寻找“好人”上,安排工作室全力开展“团圆”行动,全面采集DNA血样并录入全国打拐数据库进行比对、主动摸排涉拐犯罪线索,细致核查、认真反馈线索,适时组织认亲、确认战果。

等着我|“兼职”打拐!央视发来感谢信,为福建这位警官点赞!
文章插图
↑群众求助“施晓健工作室”找寻失散子女
4年来,“施晓健工作室”先后为600多位寻人求助者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帮助286多个失散家庭实现团圆,仅在今年就助力85名失散人员回到亲人身边。
公益无疆、让爱回家。“施晓健工作室”团队用实际行动践行“时代楷模”“漳州110”精神,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向着万家团圆,不抛弃,不放弃,共同寻亲梦的目标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