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吴起,一个军事成就极高但人品极其卑劣的人

吴起(前440年-前381年) , 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人 , 是我国历史上战国初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 , 兵家代表人物 。吴起一生历侍鲁、魏、楚三国 , 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 , 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 。然而 , 这样一位文武全才的将领却有着极其卑劣令人不齿的人品 。
怒而杀邻 , 不孝被逐
吴起出生于家有千金的富足家庭 , 早年在外求官不成 , 耗尽全部家产 。同乡邻里的人笑话他 , 他就杀掉三十多个讥笑自己的人 , 从东门逃出卫国 。吴起和母亲诀别时 , 咬着自己的胳膊狠狠地说:"我吴起如果做不了卿相 , 就绝不再回卫国 。"
后来吴起拜曾参之子曾申为师 , 学习儒术 。吴起的母亲病逝 , 他没有回家奔丧 , 曾申恼怒吴起不孝 , 和他断绝了师生关系 。
求将杀妻 , 残忍至极
离开曾申后 , 吴起弃儒学兵 , 侍奉于鲁国季孙氏门下 。公元前412年 , 齐宣公发兵攻打鲁国的莒县和安阳 。鲁穆公想任用吴起为将 , 但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 , 鲁穆公对他有所怀疑 。吴起渴望成就功名 , 于是杀掉自己的妻子 , 表示不偏向齐国 。鲁穆公遂任命吴起为将 , 吴起率军一举击破齐国 , 大胜而归 。取胜后的吴起引起鲁国群臣的非议 , 大家都说吴起是个猜疑残忍的人 。而鲁国是个小国 , 一旦有了战胜国的名声 , 就会招致各国的攻打 。鲁穆公于是对吴起产生了怀疑 , 免去了吴起的官职 。而吴起的主公季孙氏也因懈怠宾客被杀 , 经人劝说 , 吴起离开鲁国投奔魏国 。
投奔魏国 , 爱兵如子
听说吴起要前来投奔 , 魏文侯向大臣李悝询问吴起为人如何 , 李悝说:"吴起贪慕功名而且好色 , 但是用兵连司马穰苴也比不上他 。"魏文侯于是任命吴起为将军 , 辅佐乐羊攻打中山国 。吴起担任将领期间 , 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 , 吃一样的伙食 , 睡觉不铺垫褥 , 行军不乘车骑马 , 亲自背负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 。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 , 吴起替他吸吮脓液 。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放声大哭 。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 , 将军亲自替他吸吮脓液 , 你怎么还哭呢?"那位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 当年吴将军替我丈夫吸吮毒疮 , 他在战场上勇往直前 , 死在敌人手里 。如今吴将军又替我儿子吸吮毒疮 , 我不知道他会死在什么地方 , 因此我才哭啊 。"
带兵有方 , 治国有道
魏文侯时期 , 吴起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他先后攻克秦国河西地区的临晋、元里 , 一直打到郑县 , 攻克了洛阴、郃阳 。魏文侯死后 , 吴起侍奉他的儿子魏武侯 。有一次魏武侯在黄河上划船顺行的时候对吴起说:“山河这样险峻真是魏国天然的宝藏 。”吴起则回答说:“一国政权的稳固 , 在于民心所向而非地形险要 。如果政治统治不讲求仁德信义 , 地形再险峻也无济于事 。历史上国处地理要塞却因为暴政被灭国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 因此一国统治的稳定 , 在于施德于百姓 , 否则同一条船上的人也会反目成仇 。” 魏武侯十分赞同吴起的观点 , 并把河西政事都委托给了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