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人为什么那么恨秦国人?两国有何恩怨?

楚国(?~前223年),又称荆、荆楚,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 。周成王时期(一说即前1042年~1021年 ),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先秦时期的华夏,一切都和谜一样,有百家争鸣的文化盛世、有战士人头筑起的血腥京观、有为知己者死的士 。当世界还是茹毛饮血时,华夏已诞生了野蛮的、灿烂的、可敬的文明 。然而当年这一切慢慢被时间掩埋,我们今天就通过相对保存完整的华夏地理,去看一段先秦华夏的智慧 。
上一篇,战胜秦国最后的希望,不是胡服骑射,而是赵武灵王的史诗级发现我们说到赵武灵王的惨死,埋葬了攻秦最佳的机会 。此时的秦人积蓄数十年的战争资本终于足够雄厚,秦人即将东出,此时函谷关外是六国合纵抗秦的大局,秦人又该如何面对呢?
万乘之国,戏如小儿
公元前313年,六国合纵的首领楚怀王在郢都接待了一位不速之客——秦国使者张仪 。一个让后世楚人恨不生啖其肉的纵横家 。

楚国人为什么那么恨秦国人?两国有何恩怨?

文章插图
张仪正在向楚国这个敌对联盟的首领争取友谊,但真正打动楚怀王的是张仪答应秦国将向楚国献上商于地区六百里土地 。这片土地位于秦国东南门武关之外,本属于楚国,后被秦人夺取,这六百里地深入楚境,让楚国一直如鲠在喉 。
出于土地的渴望,楚怀王背叛了六国联盟,他干脆地与齐国断交,为什么是齐国呢?因为当年齐国孟尝君组织的六国联军攻破函谷关,让秦人体现了一会亡国之忧,秦齐有世仇,要讨好秦国以获取土地的怀王,自然将目标定在了齐国 。然而事后怀王派人去咸阳接受商于之地时,张仪却闭门称病不出,可爱的怀王认为自己断交诚意不够,于是遣使去淄博的齐廷大骂齐王,导致了齐国加入到秦国阵营中 。
最终发现自己被耍了的怀王,怒而兴师伐秦,结果大败葬送了八万精锐楚军,更重要的是还丢失了东汉中之地(上庸地区) 。秦国吞并巴蜀后,东汉中战略地位凸显,因为楚国随时可以通过进军西汉中切断关中和巴蜀的联系 。而丢失东汉中后,楚国在西部与秦国的交锋中彻底陷入守势 。
楚国人为什么那么恨秦国人?两国有何恩怨?

文章插图
更令怀王感到耻辱的是,戏弄他如小儿的张仪再次来到了他的面前,携秦军威势来找他讨要黔中之地(湖南沅陵) 。这里与秦国的巴地(重庆)相邻,而秦国占领的巴蜀富庶,而楚国的黔中却贫瘠,昏聩的怀王认为这是块注定很难守住的土地,在张仪的威逼利诱之下,怀王割让了半个黔中郡 。而获得黔中郡的秦人,在楚国的大后方有了一块方寸之地作为进攻支点 。
楚国人为什么那么恨秦国人?两国有何恩怨?

文章插图
更可怜的是,为了进一步孤立楚国,秦国多次与楚国和和打打,朝三暮四的楚国很快被关东五国所怨恨 。而此时秦国开始了与楚国的新一轮会盟,双方约定各自的国君在边境武关商讨和平条约 。
结果怀王刚到武关,就被劫持到了咸阳,客死他乡,而秦人劫持怀王的目的则是索要剩下半个黔中郡和巫郡(三峡地区),结果这次怀王硬气的拒绝了,楚国也另立新君坚定了与秦国对抗的决心 。可怜楚国幅员万里的万乘之国,却被秦人戏如小儿,毫无信义的秦人让楚人恨之入骨,这也是当年楚国灭亡时,绝望的楚人依旧呐喊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原因 。
东出函谷,无敌天下
此时秦国的君主已经是秦昭襄王,这是秦国最伟大的君主,他在位五十六年完成了对六国的一一削弱,只剩下统一的临门一脚给后来人 。昭襄王有一套堪称中国战略巅峰的思想——远交近攻 。他每次都会联合弱小的对手一起来打击一个最强大的对手,当最强者削弱后,他再选出第二强的进行打击,周而复始,让六国恒弱,秦国恒强 。
此时的秦国意图打击国君新丧的楚国,最合理的进军路线就是主力从武关进入楚国的南阳盆地 。但是必须保护好攻楚部队的侧翼,因为南阳盆地以北隔着伏牛山就是韩魏的地盘 。唇亡齿寒的道理下,韩魏必与楚国配合,导致攻楚军队陷入被动 。
为此秦国决定放下国君新丧,无力出兵的楚国,先削弱韩魏 。切断韩魏以后有可能南下的路线,于是爆发了秦国统一中原的第一场决定性大战役——伊阙之战,在这里白起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
公元前293年,秦人针对河洛盆地(洛阳)发起了进攻,试图掌握河洛去往南阳的通道,韩魏联军阻击 。而白起指挥了一场局部战争上的迂回,抄到了韩魏的后路上,并将两国联军沿伊水往远离本土的南方挤压 。在伊水河谷深处,有一处叫做伊阙的山谷,这里两山并立,中间伊水穿山而过,而庞大的韩魏联军在狭小的山谷中被挤压得无法施展,被尽数歼灭,这一战秦人斩首二十四万,开启了秦人轰轰烈烈的消灭六国有生力量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