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荀子说纣王是天下之杰?商朝为什么会灭?

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本名叫子受辛,商人称他为帝辛,由于帝辛昏庸无道,后人称他为殷纣王 。为帝乙少子,以母为正后,辛为嗣 。帝纣天资聪颖,闻见甚敏;稍长又材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帝乙欢心 。时帝乙都沫已十有七载,帝乙崩,帝辛继位 。帝辛,是商朝第三十代君主,也是商朝的亡国之君 。纣王除了天资聪颖、领悟力奇高之外,也是少见的大力士 。关于纣王的一切,大多仅限于历史记载,对于纣王的魔性来源,却决少有人知道 。没有人知道纣王的魔力到底有多强,所以对于纣王的一切只能用空白来形容 。
【为什么荀子说纣王是天下之杰?商朝为什么会灭?】帝乙死,应立长子启,因启母贱不能立,而立少子辛为帝 。帝辛自幼聪敏过人 。《荀子·非相篇》说帝辛"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 。"《史记·殷本记》也说"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 。
帝辛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 。他继续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 。特别是*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 。帝辛对东南夷的用兵,保卫了商朝的安全 。Mao.ZD在评价帝辛时说:"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他统一东南,把东夷和平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 。"帝辛统一东南以后,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向东南传播,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郭沫若在一首诗里说:"但缘东夷已克服,殷人南下集江湖,南方因之惭开化,国焉有宋荆与舒" 。
帝辛敢于革除先王旧弊,不再屠杀奴隶和俘虏 。而是让他们参加生产劳动,补充兵源,参军作战 。他蔑视陈规陋俗,不祭祀鬼神;他选贤任能,唯才是用,不论地位高低;择后选妃,不分出身贵贱,立奴隶之女妲己为后 。宠幸倍之,唯言是从 。
帝辛在位后期,居功自傲,耗巨资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 。使国库空虚 。他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在上层形成反对派,杀比干,囚箕子,失去人心 。他在东夷之时,没有注意对西方族的防范,连年用兵,国办衰竭,对浮获的大批浮虏又消化不了,造成负担 。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西方11个小国会师孟津,乘机对商朝发起进攻,牧野之战,大批俘虏倒戈,周兵攻之朝歌 。帝辛自焚于鹿台 。商亡 。帝辛死后,葬于淇水之滨,今墓尚存 。
帝辛和商纣王,是同一个人,都是商王朝末代君主的称号 。一个人有两种称号,在中国历史上唯此一例 。这两个称号之间差别是巨大的,对不同的人群来说具有不同的含义 。
帝辛,是商族人,或者说是商帝国的人称呼自己的国君的叫法 。因为国王的名字就叫辛 。按照现已发现的甲骨和史书的资料来看,商王朝的帝王的名字,一直是以天干命名的 。而商帝国的人在称呼君主时,便是在名字前加一个帝字,如帝祖甲、帝文丁、帝太丁、帝武丁等等 。
商人之所以将自己的君主称为帝,而不是象夏王朝一样称为后,这是和商王朝的祖宗一元神教有关 。在商汤灭夏,建立商帝国之后,集王权、神权于一身,既是君主,又是祭司,在灭夏之时,按《尚书》的说法,是打着天命的大旗的 。天命为什么在商汤一边,解释起来有些费力 。因而自商汤起,经不懈努力,终将原始的多神教改造成祖宗一元神宗教 。商人尊自己的祖先帝俊——据现代人考证,即帝喾,即儒家所称道的虞舜 。由于祖先是上帝,主管一切神灵,因而护佑商人便顺理成章 。而且,历代商王死后,都要回到祖先身旁,“在帝左右”,成为沟通人间和上帝的桥梁和纽带 。因此,后代会象尊敬祖先一样,将逝去的先王亦称为帝 。既然死后为神为帝,因此在人间的称为便是帝×× 。(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殷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