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道光年间火柴竟是奢侈品被进贡给皇帝

火柴 , 老一辈人都叫它“洋火” , 顾名思义它是个舶来品 。清朝道光年间 , 西方国家以“火柴”作为高级礼品向道光皇帝朝贡 。此后 , 火柴作为商品被大量引入中国 , 它顺利地敲开了中国的大门 。为了抵制国外火柴厂的垄断 , 中国民族资本走上了创办火柴厂的艰辛道路 。100多年来 , 中国火柴业历经风雨 , 同时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记忆 。
据《深圳晚报》报道 , 1827年 , 英国化学家约翰·沃克发明了与现代火柴相近似的引火棍 , 并开始参照自己发现的办法研制火柴 。
1827年4月7日 , 约翰·沃克出售了他制作的第一盒火柴 。他的火柴一盒有84根 , 售价一先令 。火柴盒的一端贴有一小片砂纸 , 把火柴头夹在砂纸中间 , 向外一拉 , 火柴便点燃 。
1830年出现了黄磷火柴 , 这种火柴一经摩擦即可引燃 , 但容易出危险 , 而且它的烟有毒 。
1835年 , 有人发明了安全无害的赤磷火柴 。到1848年 , 德国人又发明了今天通用的安全火柴 , 使用火柴的人更多了 。
火柴是怎样传入中国的呢?道光年间 , 西方国家以火柴为高档礼品向道光皇帝朝贡 , 这新奇的洋玩意立刻引起了皇亲国戚和重臣富商的惊叹与追逐 。外商瞄准商机 , 将火柴作为商品大量引进了中国市场 , “洋火”由此得名并开始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点燃 。
在那时候 , 这神奇的“洋火” , 对老百姓来讲还是一种奢侈品 。关于这段历史 , 晚清文人孙玉璋所撰写的《异闻琐录》(同治九年四月刻本)有这样一段文字描述:“道光间 , 英夷所贡杂物 , 多谣巧好玩 。
中有自来火者 , 长仅盈寸 , 一端五色洋药 , 擦之而火爆发 。士大夫见之莫不惊奇 , 以为鬼物 。今各大商埠均有市者 , 唯索值厅昂 , 非豪商显宦无力求之耳 。
【清朝道光年间火柴竟是奢侈品被进贡给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