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杀吕伯奢全家谜案:曹操真的如此狠毒吗?

曹操被扣上“恶贼”、“小人”的帽子 , 原因是《三国演义》第四回的“曹操杀义父吕伯奢全家案” 。可以说 , 这是一宗从法律、道德、人格诸方面审判曹操、否定曹操、诋毁曹操的案件 。只可惜 , 作者罗贯中的故事编得太不高超 , 该故事逻辑混乱、漏洞百出 , 经不起推敲 , 使人不得不怀疑这是一桩子虚乌有的文学冤案 。
毫无疑问 , 《三国演义》是一部以刘氏汉室为正统的话语体系 , 尽管曹魏政权控制了全国的绝大部分地区 , 刘氏蜀汉最终沦为地方割据政权 , 但旧史家文人和艺人还是视蜀汉集团为正宗 , 视曹操为篡位的奸雄 。
网络配图
《三国演义》里是这样说的 , 曹操行刺董卓未遂 , 弃官逃亡 , 逃到中牟县时 , 被军士抓住 。为求脱身 , 曹操自称客商 。当时 , 守关军士并不认识曹操 , 中牟县县令陈宫认识曹操 , 知道他是朝廷通缉的要犯 。
陈宫本不宜说破却当众说破 , 还扬言要押解曹操去京师请赏 。这陈宫既然公开说要押解曹操请赏 , 晚上却又亲手把曹操放了 , 还弃官携款随曹操一起逃亡——如果按照正常逻辑出牌 , 陈宫应按客商身份 , 当着军士面 , 心照不宣地把曹操放掉 , 既落了人情 , 又摆脱了私放逃犯的嫌疑和责任 。
谁都知道 , 天下大乱之时 , 官府是最好的避风港 , 县令实权在握 , 生活条件优越 , 经营人生的资源丰富 , 为什么要跟一个逃犯乱跑呢?陈宫毕竟是一个见过世面、知道利害关系的领导干部 , 何至于如此愚昧?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 陈宫对曹操来说是个危险人物 , 因为他是曹操杀吕案的唯一证人 。陈宫当面指责曹操多疑滥杀、不义妄杀 , 倘若曹操与他翻脸 , 他自己和家人都有被灭口的危险 。所以 , 陈宫当初也有趁曹操熟睡之机结果其性命的想法 。他知道曹操奉行的是“宁教我负天下人 , 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人生哲学 , 但最终陈宫没有下手 。而曹操同样也没有下手杀陈宫 。
作者罗贯中花费了大量笔墨刻意描写曹操的奸诈恶毒 , 但在描述陈宫与曹操的矛盾冲突中却没有体现出来 。陈宫在杀吕案中仅仅充当目击证人的角色 , 以证实杀吕案确实有其事 , 而且正是陈宫把曹操的丑事传播出去 , 流传后世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 , 作者对二人的矛盾刻画明显地不合常理 , 充满了刻意的颠覆性的安排 。
网络配图
再说吕伯奢此人 。他是曹操父亲的结义弟兄 , 虽伯奢称呼曹操、陈宫二人为“小侄” , 吕老汉实际上算是曹操的义父 , 吕家当是朝廷排查逃犯的重点户 。吕伯奢明知曹操是朝廷遍行文书张榜通缉捉拿的甲A级逃犯 , 他来借宿一夜 , 如果说是要接待 , 肯定是悄悄地接待 , 避人耳目 , 以绝后患 , 绝对不敢铺张折腾 , 还杀猪宰羊 , 这不符合常规 。难道吕伯奢脑子坏掉了 , 不怕被外人举报 , 丢了全家人的身家性命?
按照旧日习俗 , 农家也只有逢年过节、遇到结婚等大事才杀猪 , 日常待客买几斤肉足够 , 何况只是接待两个年轻人吃一顿晚饭而已 , 杀一头肥猪干什么?所以 , 从这个角度看 , 杀猪款待曹陈二人的情形过于夸张 , 不合日常生活情理 , 也有悖特殊政治环境下的人之常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