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为何能称战四方?单单是他的军队吗?

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国的一位杰出领导人物,他的成功可以说的空前绝后的,他统治着全世界最宽广的土地,奴役着数以亿计的奴隶 。那么他的成功是偶然吗?他为何能够制霸世界?
成吉思汗是古代蒙古民族的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战略家 。他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高原上的诸部落后,进而征服了半个世界,创立了横跨欧亚两大洲的蒙古大帝国 。成吉思汗成就霸业的原因诸多:首先成吉思汗本人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天才 。他从小生活艰,形成了坚毅,勇敢的性格 。他生活的年代动乱,漂泊,耳濡目染使他对于行军打仗非常熟悉 。
第二,蒙古民族民风彪悍,团结,吃苦耐劳,蒙古士兵从孩提时就练就了钢铁般的意志 。据史载:“蒙古人从三岁起就手拿弓箭 。”他们放牧、骑射、围猎,很早就孕育了灵敏的马上战术 。第三,成吉思汗的军事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他在蒙古骑兵的建军、治军、练军和用军等各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先人的成功的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独创之处 。
战略方面,成吉思汗有一套后人称为“大迂回”的战略 。蒙古军的迂回战略源于蒙古族的围猎 。他们把围猎中的技艺,娴熟地运用到战争中,许多坚固的城堡,变成了他们围困中的野兽 。因此,蒙古军队大迂回战略的突出特点是:它不以击溃敌人就算达到战争目的,而是用猎人那双狡黠、深邃的眼睛,盯着敌人的后方,以左右包抄的方式,将敌人包围,从不给对方留下一条逃生的出路 。即使留有一条生路,那完全是一种战术运用 。这种大迂回战略,与古代其他军队的进攻方式大相径庭,它不直接对敌列阵挑战,而是更讲实际,手段更隐蔽 。并力图在使用力量之前,先施“计谋”将对方制服 。
大迂回战略能营造广阔的战争空间,以迂为直,避实击虚,使战场攻防结构发生突变,从而打乱敌人的部署,为己创造有利战机 。大迂回战略离不开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蒙古军队之所以能在穿插、迂回中屡建奇功,就在于它“羊马随征,因粮于敌” 。蒙古军因粮于敌的具体作法一是抢夺牲畜以备后用 。
【成吉思汗为何能称战四方?单单是他的军队吗?】二是对坚壁清野的城堡,用软硬兼施的方法迫对方供给粮食 。蒙古军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解决了军队的供应问题,而这种解决方法不像一般的军队让士兵负重过多,或在战斗序列后有很长的辎重队,而是在他们民族千年以来养成的饮食习惯中,以最轻便的方式加以解决 。这种轻便体现在他们食用的羊或马,不需要特别的装备来运送,从而大大减轻了蒙古军队的负重,更有力量和能力,大胆向敌人的纵深穿插迂回,其距离的深远常常使他的敌人也难以置信,这就是为什么蒙古军队攻下一个个城堡竟是那么容易 。
在战术上,骑兵大兵团宽正面密集队形冲击敌人,迂回包围,分进合击,诱敌深入,设伏歼敌,对敌坚固城堡采取变化多样的攻破战术,不给跑敌喘息机会,猛打猛追 。这些战术细致巧妙,机智灵活的运用使成吉思汗的军队经常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
第四,成吉思汗的建军要则:知人善任,勇于纳谏 。只要忠诚并有才干则不分民族或阶层就重用信任,甚至不嫌战场俘虏和从他来投诚者,同样一视同仁,视其能力水平给予一定职位加以重用 。精心的组织工作 。整顿军队,分别任命十户长、百户长、千户长、万户长,使军队直接归属于自己掌管和嫡系亲信控制之下 。军队体制上建立了护卫军组织,这支护卫军是成吉思汗战胜敌人的一个重要依靠力量 。制定周密细致的作战计划 。他制定作战计划与军事指挥时力避盲目蛮干,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无准备之仗,决不含含糊糊草率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