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王安石变法能成功,是否能使北宋避免灭亡厄运( 二 )


▲宋朝军队
变法的第二项内容则聚焦于军事,是为“保甲法” 。
神宗时,宋朝军队主要实施的是募兵制,即由国家出钱供养一支极为庞大的职业军队 。王安石认为,募兵制不但实际效果差强人意,而且耗费了国家大量的财政资源,因此必须用保甲法予以替代 。保甲法可以被看做是现代民兵制度的前身,王安石提出: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 。这些民兵在平日主要以干农活为主,定期进行军事训练,在被征召时则自备武器参加战斗 。按照王安石的估算,其费用只相当于职业军队的五分之一 。由于民兵的多为当地人,因此王安石相信,当面对外地入侵时,这些民兵出于保家卫国的心理会比职业军队表现的更好 。
但也有人提出了疑问,比如神宗就认为募兵专于战守,故或可恃;民兵兵农其业各半,可恃以战守乎?王安石则举了汉朝和唐朝初年以及后周的例子加以反驳 。笔者认为,其实募兵制并非不如民兵制,但是在宋朝的大背景下,还不如实行民兵制,宋朝由于对武将的提防,不仅实行:“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制度,甚至在军事指挥权上也对武将进行大量的限制,再加上军队的组成多为政府有意送进的饥民和流氓地痞,这些情况都限制了募兵制优势的发挥 。既然这些弊端无法一时剪除,那么显然部分实行军费较低的民兵制就成了最优的选择 。
▲宋朝百姓生活
王安石变法的第三项内容则是实施募役法 。
募役法是王安石实行的一套新的分级纳税制度 。其中,规定,差役方法就由农民轮流进行改为官府雇人当差,除了最穷的两个等级外,所有人都要以现金纳税的方式交纳赋税供养差役 。这样就可以对以前免除劳役赋税的富裕阶层合法征税 。王安石还实行了核实税赋、土地丈量、鼓励贸易和商业发展等政策 。虽然王安石的变法很快取得了成效,但却依然在巨大的反对浪潮中流产了 。
▲宋朝文人出行
官僚集团的反对与变法的流产
虽然王安石的变法在内容上利国利民,但是却遭到了官僚集团一致的反对,那么为何这些措施会激起如此大的波澜呢?因为王安石的变法看似普通,实则招招要了官僚集团的命 。
我们先说青苗法,即由国家提供贷款帮助农民度过灾年 。前面提到,地方上的地主豪强主要依靠高利贷作为手段进行土地兼并,扩大财富 。一旦实行青苗法,那么这些豪强将丧失大发国难财的机会,土地兼并就难以得逞 。而朝中的大臣们,一方面是为国效力的官员,一方面他们本身也是地方的豪强大族,拥有万亩良田 。这个改革名义上是利用农民所交的利息提高国家收入,实则是动了官僚集团最大的那块奶酪 。如此损害官僚的利益,他们能不反对吗?
当然,反对的理由绝不会是损害利益,官员们一向善于用伪善的言辞隐藏自己真实的意图 。比如司马光反对青苗法的理由就是国家通过贷款向农民收取利息是不道德的,国家不应该唯利是图 。但是如果国家不提供贷款,那么农民就只能饱受地主高利贷的迫害,钱流进国库总比流进官员们私人的腰包要强 。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
除了青苗法,王安石还有一招要了官员们的命,那就是募役法 。要知道,按照之前的惯例,士绅是既不用服劳役也不用交纳,王安石实行此法后,农民虽然还要按照以前服差役,但是不再是轮流进行,而是改为官府雇人差役 。而雇佣的费用则由富裕阶层负担,而这些富人自然就是兼有地主身份的官僚集团 。差役法一方面增加了国家收入,一方面部分实现了财富从地主到农民的财富转移,这样的政策,官僚集团,能接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