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和狮子智商( 二 )


来自迈阿密大学的娜塔莉亚·博雷戈设计了一种益智喂食箱,只要动物沿正确的方向拉动绳子,就可以拉开箱门,吃到箱子里的肉 。娜塔莉亚以斑鬣狗和三种大猫为实验对象,共48只动物参与了实验,每只动物有三次尝试机会 。

狗和狮子智商

文章插图

实验示意图:正确拉动绳子就可得到食物奖励
实验结果是,9只斑鬣狗有8只(88%)成功打开了箱门,21只狮子有16只(76%)成功,11只豹有6只(54%)成功,7只老虎只有2只(29%)成功 。这个结果符合“社会智能假说”,群居的斑鬣狗和狮子的创新能力要优于独居的虎和豹 。
社会智能假说认为,群居动物需要不断监视同伙,预测它们的行为并适时作出回应,以与它们协作或争夺资源 。认知能力较强的个体将从这种挑战中获益,更好地生存和繁衍,从而产生进化优势 。越复杂的社会,就越能促进认知能力的进化 。
狗和狮子智商

文章插图
同样是群居捕食者,斑鬣狗在实验中的表现比狮子好,这可能是因为斑鬣狗的社会结构更复杂 。斑鬣狗生活在等级森严的氏族中,而狮群成员之间地位是平等的 。斑鬣狗在处理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等方面,要比狮子面临更多挑战 。
美女动物学家娜塔莉亚在观察狮子参加实验
研究还发现,与独居的虎、豹相比,狮子研究益智喂食箱的持续时间更长,表现出的探究性行为(包括转圈研究,刨箱子,啃咬,抓箱顶,抓箱子一侧,以及推动箱子)也最多,因而大大提高了它们的成功概率 。
2015年,娜塔莉亚将她的实验发表成论文,标题直言不讳地概括了她的观点——社会性食肉动物运用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优于非社会性食肉动物 。然而,仅仅测试了四种动物的少数样本,真的对全体食肉动物有代表性吗?

狗和狮子智商

文章插图
莎拉的实验:脑子大的老虎扳回一局?怀俄明大学的莎拉?本森-阿姆拉姆也在2015年将她的研究成果发表了论文 。她的研究更为周密、详尽,涉及哺乳纲食肉目的9科39种 。莎拉也设计了一种益智喂食箱,动物拔出门栓就可以打开箱门,取食箱中的食物 。实验动物取自北美的9家动物园,每种动物有1-9只个体参加实验 。
参与实验的五只狮子各进行了3-4次尝试,只有哥伦布动物园一只名为Tomo的雄狮两次成功打开了箱子 。
六只东北虎参与了实验,其中四只试了两三次均没有成功 。波特公园动物园的雌虎Telamley进行了10次尝试,前四次中第1、3次成功了,第2、4次失败了,第5次后渐入佳境,次次成功 。同一家动物园的雄虎Sevaki做了5次尝试,前两次成功了,后三次不知什么原因未能打开箱门 。
共13种猫科动物参加了实验,其中8种有至少一只成功通过了实验 。除狮、虎外,还有雪豹(3/4,意为4只参与实验,3只成功),美洲虎(1/1),渔猫 (1/2),薮猫(2/5),短尾猫(3/7),和兔猻(1/2) 。有5种猫科动物所有个体全败,它们是豹(0/3),猎豹(0/9),山狮(0/4),狞猫(0/2),和虎猫(0/2) 。
在娜塔莉亚的实验中与三大猫竞赛的斑鬣狗,在莎拉的实验中同样表现不凡 。共5只斑鬣狗参加了实验,来自丹佛动物园的两只雄鬣狗取得了成功 。
就娜塔莉亚实验中的四种动物来说,在莎拉的实验中斑鬣狗的开箱成功率依然是最高的,为40% 。老虎的成功率为33.3%,跃居第二,狮(20%)和豹(0%)则降至第三、第四 。
两个实验结果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实验道具不同,娜塔莉亚的实验是拽绳子,莎拉的实验则需要拔出门栓,相对而言后一个实验难度更高一些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个体差异,个别动物园中的一些动物可能经过了训练,比较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