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财产保险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电话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电话

文章插图
对于中国人保集团而言,过去的一年,可谓是风波不断,充满坎坷和挑战 。
一方面,疫情对原有业务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另一方面,集团深陷“武汉金凰案”、“邱县假保单案”等负面漩涡中,并且频繁被监管点名 。
与此同时,中国人保也在这坎坷不平的一年中完成了管理层的“大换血” 。罗熹和王廷科分别接任人保集团董事长和总裁,组成“罗王配”,动荡近两年的中国人保管理层调整基本完成 。
3月24日,中国人保集团召开了2020年业绩发布会,新掌门人罗熹在致辞时表示,中国人保将通过“一个战略愿景”和“七项战略举措”,重回行业“C位” 。
但从财报数据来看,去年的成绩并不容乐观 。尽管总营收增长了5.07%,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10.4%,主营的财险业务市场占有率也同比下降1.4% 。
此外,中国人保集团A股和港股的股价也都不断下跌,A股股价今年以来已下跌近10%,目前每股价格不到6元,较最高时的12.54元,股价已经腰斩 。
而在经历了一系列风波和高层大“换血”后,中国人保的“C位”回归之路会顺利吗?
01、频繁踩雷风波不断,主力减持股价腰斩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人保可以说是频频踩雷 。2021年伊始,中国人保便陷入了“邱县假保单案”的风波中 。
据《财新网》报道,今年1月,邯郸市邱县人保寿险的一名投保人在支取一款产品的本息时,被告知无法取钱,之后投保人拨打人保寿险的客服电话查询保单号,竟发现保单不存在 。
随着事件的爆发,人保寿险的产品、销售渠道、战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被逐渐揭开,这起假保单案的规模也高达6000多万元 。
而在2020年5月,涉案金额高达300亿的“武汉金凰案”事发,中国人保同样牵扯其中 。之后,民生信托向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保险公司履行对质押黄金的保险责任 。
不过中国人保认为,武汉金凰以虚假黄金投保,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之内,根据合同法、保险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保险合同是无效或者可以撤销的,应予以解除,公司也不承担赔付的责任 。
去年10月,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一则财产保险合同纠纷二审民事裁定书显示,陕西高院最终驳回了中国人保对于管辖权异议的上诉 。此外,对于人保方面提出的长安信托对其没有诉权的问题,陕西高院则以“不属于管辖权异议审查范畴”为由不予涉及 。
据中国证券网报道,多位法律界人士表示,这只是对于管辖权异议的裁定,处理的仅仅是程序问题,并不是对武汉金凰假黄金案本身的裁定 。也就是说,长安信托起诉人保方面的案件并未开始审理,其审判结果尚不得而知 。
除保险板块外,去年人保资产还“踩雷”方正债券,旗下多只基金饱受牵连,甚至遭遇清盘 。
除了踩雷之外,中国人保还遭到主力资金减持 。去年四季度,社保基金对18只个股实施了减持 。其中,被减持最多的也是持股数量暂居首位的中国人保,四季度社保基金大举抛售近2.62亿股 。
接连踩雷、主力减持,也对中国人保的股价产生了影响 。去年中国人保港股股价一度跌至1.9港元,A股股价也在短暂上涨后又持续下跌 。目前,中国人保A股和港股股价和最高点相比均已腰斩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电话

文章插图
02、一年被罚上千万,监管机构点名通报
2020年,中国人保及其子公司还成为监管机构处罚名单上的“常客”,在今年1月初还被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通报点名批评 。
据《中国保险家》杂志报道,2020年,人保财险被监管机构罚款3453.3万元,涉及约101个分支机构,不论是被罚款总额还是涉及的违规分支机构数量,均居全部财险公司首位 。
2020年3月,人保寿险接到了银保监会的罚单 。因存在欺骗投保人、未按规定使用经备案保险费率、提供及编制虚假报告资料等违规行为,人保寿险总公司、6家电销中心及15名相关责任人共计被罚款338万元,也成为银保监会成立以来给保险机构开出的最大罚单 。
今年1月6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了新年的第一份通报,点名人保财险侵害消费者权益等三大“罪状” 。
据通报内容,人保财险存在承保后未及时签发保险单、未严格执行经银保监会备案的保险费率、使用已废止的保险条款等问题 。人保财险的上述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基本权利,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