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儿童剧《鹬·蚌·鱼》剧照(中国儿艺提供)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渔翁与渔妻相争,谁得利?
文|图 中国艺术报采访人员 乔燕冰
幕起,水墨氤氲的山水间 。悠长的音乐,如同悠长的时光 。这是儿童剧《鹬·蚌·鱼》开篇的意蕴和情境 。伴随着空灵婉转的音乐响起,在流动的中国画般的舞台上,一鸟一蚌一鱼,一群可爱的生灵,一对吵闹的夫妻,展开了由一则成语引发的寓言式的故事 。
由中国儿艺副院长、国家一级编剧冯俐执笔,并集结中国儿艺青年导演吴旭、舞美设计兼木偶设计冯磊以及特邀服装设计阿宽等一众青年优秀主创的《鹬·蚌·鱼》是中国儿艺今年首部新戏,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成语故事为基础,以人偶结合的肢体剧方式,展现一段中国式的寓言童话故事,通过表现“争”与“不争”的不同结局,帮助孩子们理解和谐相处的美好 。
文章插图
儿童剧《鹬·蚌·鱼》剧照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儿童剧《鹬·蚌·鱼》剧照
冯俐介绍,该剧的诞生既是中国儿艺多年来创作理念的传承延续,也是剧院创新追求的又一次大胆尝试 。首先,从题材选择上,选择成语故事进行艺术演绎,是中国儿艺长期以来坚持传统文化、外国经典、现实题材“三并举”方针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 。同时,采用肢体剧与人偶相结合的方式又是基于多种考量 。中国儿艺近年来不断探索音乐剧、动漫剧、人偶剧、肢体剧、系列组合剧等多种戏剧样式,题材也越来越丰富多样,但从受众年龄上,一直是一个泛儿童概念,而实际上儿童每隔一两岁认知度会有很大不同,中国儿艺希望将自己创作的受众群体更加扩大和更加精准定位,因此面向低幼儿童目标受众便是该剧创作的目标之一 。
【鹬蚌相争相争渔翁得利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儿童剧《鹬·蚌·鱼》剧照
同时,随着中国儿艺的肢体剧《三个和尚》走遍世界五大洲,中国儿艺近年来对外演出交流发展如火如荼,迄今为止已经有七八部剧走向国际舞台,但因为儿童剧难以依靠字幕辅助表达内容,跨越语言障碍的外向型作品依然是“走出去”的强烈需求 。同时,在冯俐看来,中国成语的人生智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成语可以带给人无数想象,甚至能让人一生思考,因此,用儿童剧演绎中国最经典的故事,是中国文化“走出去” 、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最好的方式之一,其所蕴含的价值观也能给全世界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播种下一份好奇、一份关注、一份情感 。
文章插图
儿童剧《鹬·蚌·鱼》剧照
文章插图
没有语言,完全靠肢体动作来讲述故事,难度不言而喻,但在冯俐看来,却不失为一种契机 。“舞台艺术是综合艺术,拿掉语言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拿掉语言后可能会更大程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强化形象表达,对于低幼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因此,虽然没有语言,绝不意味着无法表达感情,而是依然可以非常充分地表达思想情感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那么如果渔夫与渔妻相争,谁将得利?该剧剧情最后这一出乎意料的设置所隐含的追问,或许是该剧最绝妙之处,也是该剧意义的重要引申 。为了增加趣味性与戏剧性,冯俐在“鹬蚌相争”成语通常设定的鹬、蚌和渔夫三个角色基础上又加了两个角色,即鱼与渔夫妻子两个角色 。并且该剧没有停留在原有的故事结局中,而是将结局原地翻转,让鹬蚌相争中得利的渔翁在与妻子争吵中再次失去所获,让争与不争和得失之间的哲学命题向更深一层延展深化 。
- 唐朝玉真公主:竟惹诗人李白和王维相争
- 鹬蚌相争寓言故事原文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
- 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与金朝鹬蚌相争
- 鸡鹜相争的解释鸡鹜相争的出处及用法
- 柔弱的李治为何能当太子:兄长们争储渔翁得利
- 大宋两个宰相争抢一个寡妇竟引起桃色纠纷!
- 日本俄罗斯相争,最后反而帮中国保住了一块地
- 三国袁绍曹操相争之时刘表为何不趁机北伐
- 三国袁绍曹操相争之时刘表为何不趁机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