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目镜戴在防护服里面 护目镜戴在防护服里面还是外面 护目镜起雾怎么办

护目镜戴在防护服里面还是外面1护目镜应戴在连体防护服里面 。
护目镜是防止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具有感染性物质溅入人体眼部用品,佩戴护目镜罩时需要与佩戴者眼睛四周有一定的密合性,一般穿在连体防护服的里面,不过防护服品牌类型也有不同,具体穿戴说明还可根据防护服品牌,以各自官网查询到的官方穿戴说明为准 。
标准的防护用品穿脱顺序2一、穿戴顺序1、戴口罩
1.一只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向外 。
2.将防护口罩罩住口鼻部,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 。
3.用另一只手将上方头带拉至头顶;再将下方头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 。
4.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 。
5.最后进行密合性检查,包括正负压测试 。
正压测试:用双手手掌盖住面罩,用力呼气,如果感觉有气体从鼻子两侧、下巴或其它部位泄漏,需要重新调整头带和面罩位置,重新试验,直至没有泄漏 。
负压测试:然后同样用双手手掌盖住面罩,用力吸气,如果没有气体从面罩四周漏入,说明面罩与脸密合良好,如果有空气从面罩边缘进入,应调整头带和鼻夹 。
2、戴帽子
长头发的应将头发盘起,并全部盘入帽子里 。
1、戴护目镜
一只手拿眼罩罩住双眼,用另一只手拉系带至后脑部 。
2、穿防护服
将防护服胸前拉链拉至底部,先穿下肢,后穿上肢,然后将拉链拉至颈下部(暂不拉到顶),将防护帽扣至头部,将拉链拉至颈上部(封住颈部),有封口贴的要贴住封口贴 。
3、穿防护鞋
防护鞋上缘开口卷入防护服内 。
4、戴内外两层手套
洗手消毒后先戴上内层乳胶手套,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再戴上外层乳胶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
5、检查是否戴好
穿戴完毕后需要检查各防护用品是否穿戴好(须将裸露皮肤部分充分包裹) 。
6、进行舒适性检查
先向后转,然后做伸手(双手举手动作)、弯腰和下蹲动作 。
注意事项
(1)防护用品穿戴前,需要检查有无破损和其他问题,包括口罩、帽子、防护服和防护鞋有无破损;口罩头带的松紧度是否合适;护目镜佩戴装置是否松懈,调节带是否合适;内外层手套有无破损(充气检查) 。
(2)护目镜要戴在连体防护服里面
某些传染病会通过气溶胶经眼黏膜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传播,眼睛属于需要重点保护的组织,通过技能大赛实践操作以及考核效果评价,将护目镜戴在防护服的里面,脱防护用品时,脱下污染较重的防护服再脱防护眼镜,对眼睛多了一层保护 。
(3)防护鞋上缘开口要卷入防护服内
穿防护鞋时,应将上缘开口卷入防护服内,不能将防护服裤腿塞进防护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比较复杂,这样操作可以避免污染区中的污水或废液溅到鞋套中,将各种病原微生物带入靴套中,进而接触到人体的皮肤,引起感染 。
(4)穿戴用品穿戴完毕后需要检查灵活性
穿戴完毕后要检查是否将裸露皮肤部分充分包裹,并进行简单的运动,检查穿戴防护服后的灵活性 。如果发现穿戴不够规范,行动不便或有皮肤裸露,可以及时地进行调整 。一旦进入污染区,就不能再进行任何的调整 。
二、脱下顺序防控专业人员和医务人员从污染区离开进入清洁区前需要脱下个人防护用品,此时暴露在污染区的个人防护用品,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脱下个人防护用品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
1、进入半污染区
离开隔离室、病房或污染区域,在隔离室或病房外脱卸 。
2、脱外层手套
消毒外层手套后再脱,脱下的手套放入医疗废物袋中 。
3、脱防护服和防护鞋
有封口贴的要解开防护服封口贴,先拉开前颈部的拉链到底部,再脱防护服的帽子;将袖子脱出后双手抓住防护服的内面,将防护服内面朝外轻轻卷至双脚跟部,连同胶鞋一同脱下,卷包好后放入医疗废物袋中 。注意,双手尽量避免接触防护服的外表面 。
4、消毒内层手套 。
5、摘下护目镜
一只手按住眼罩,另一只手摘除后脑部的系带,将眼罩放入医疗废物袋中 。
1、摘帽子、内层手套和口罩
具体步骤为:双手由前至后卷脱一次性工作帽;未捏拿帽子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腕部的外面,翻转,并将一次性工作帽卷入手套内,脱去;用戴手套的手轻托口罩外面,用脱去手套的手松开口罩头带脱去口罩;脱去手套的手插入另一只手套内,将其往下翻转,并将口罩卷入手套内,脱去,放入医疗废物袋中,扎紧袋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