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操对司马防这么亲近呢?

大家都知道曹操是汉末三国的乱世枭雄,他出身官宦之家,董卓乱政后,首倡义军,之后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击败袁绍,为其后来“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曹魏基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为什么曹操对司马防这么亲近呢?

文章插图
曹操剧照曹操用兵如神,一生征战,胜多负少;讨伐黄巾,攻灭袁绍,擒杀吕布,降服刘琮(刘表的继任者),就算是赤壁之战失败了,按正史记载,也有天灾的因素在里面 。他权谋无双,“挟天子令诸侯”,任人唯贤,能臣猛将如云,受封魏王却不登帝位,自诩“周文王”,终为曹丕受禅称帝做足了嫁衣 。
就是这么一世枭雄的曹操,他的人生,如果没有这两个人,那将是另一番光景了 。
一、出身名门的司马防 。没有他,曹操也许就是平平无奇的公子哥了 。
司马防剧照根据《曹瞒传》记载,曹操当年被尚书右丞司马防举荐担任洛阳北部尉 。后来曹操做了魏王,还将司马防邀请到邺城,与其欢饮,并开玩笑地对司马防说:“孤今日可复作尉否?”司马防说:“昔举大王时,适可作尉耳 。”二人相视大笑 。
为什么曹操对举荐他做都尉的司马防这么亲近呢?
根据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的说法,曹操“始举孝廉,年少”,做事刚正不阿,得罪了宦官头子,为了防止受到祸患,他“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徵为都尉,迁典军校尉”,“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直至一步步东征西讨,建功立业 。
从曹操的话,不难看出,他本是要“秋冬读书”,“冬春狩猎”,不与人交往的,但是因为被举荐做了都尉,才一步步进入了这乱世争雄的围场 。可以说没有司马防,曹操真就可能终老乡下,虽衣食无忧,但绝不会纵横天下了 。
那么司马防又是谁呢?他是殷王司马卬(项羽当时分封天下的诸王之一)之后,但是他的儿子更有名,是司马懿,后来司马懿的孙子夺了曹魏的江山并一统天下,三家归晋 。所以你看,这司马防是成就了曹操也成就了自己啊 。
二、无名之人,救下曹操一命,没有他,曹操也许早就谢幕退场 。
为什么曹操对司马防这么亲近呢?

文章插图
三国小吏剧照据《三国演义》描述,曹操曾刺杀董卓,刺杀不成,被董卓追缉,后被中牟县令陈宫抓获,但陈宫敬重曹操是英雄,释放曹操并随他而去 。其实正史也记载了曹操被董卓通缉,但是抓到曹操的并非陈宫,根据裴松之注引郭颁《世语》的记载,“中牟疑是亡人,见拘于县 。时掾亦已被卓书;唯功曹心知是太祖,以世方乱,不宜拘天下雄俊,因白令释之 。”由此看来,就是一无名功曹,县中小吏,认出了曹操,认为天下开始大乱,不应该拘押天下的雄俊之才,这才帮助曹操脱困 。不得不说,这个无名小吏也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之人,虽其无名,举动非凡 。
【为什么曹操对司马防这么亲近呢?】以上,这两个人物,一个名门,一个无名,都是无意间影响了曹操的一生,也影响了历史的走向,大家觉得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