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国传教士汤若望能够得到两朝皇帝的赏识?

明末清初 , 西方的传教士不畏艰险 , 远渡重洋 , 来到享有盛誉的中国 。他们一方面传教 , 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文化精华 , 在客观上不仅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 同时 , 也多少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这些来华的传教士当中 , 在中国停留时间最长、先后受明清两朝政府欢迎和认可的当属汤若望 。
汤若望 , 德国人 , 1592年生 , 原名约翰 。1618年受耶稣教会派遣来中国讲经布道 , 天启三年(1623)到北京 。是著名的历学家 。早在崇祯十五年(1642)六月 , 他受明政府指派 , 督造了20门铜炮和500门小炮 , 曾受崇祯帝的赐匾褒奖 。清朝入关后 , 他被任命为钦天监监正 , 深得多尔衮以及福临的优待 。
汤若望在清军刚刚入关后 , 就向清廷上疏 , 力陈“旧法历本大谬七条” , 请求清廷派人实验他所推测的日食是否准确 , 希望采用按西洋新法制定的《崇祯历书》 。顺治元年(1644)八月初一 , 日食 。多尔衮命大学士冯铨率钦天监官员进行实地观测 , 结果是汤若望的西法预测准确 , 而“大统、回回两法 , 俱差时刻云 。”于是 , 朝廷决定采用《崇祯历书》 。顺治二年(1645)清廷下令颁布实行《时宪历》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重大的一次历法改革 , 汤若望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福临亲政后 , 对汤若望特别宠信和爱戴 。他对汤若望渊博的学识及在天文历法上的高深造诣特别崇拜 , 并尊称他为“玛法” , 免汤若望三跪九叩之礼 , 准予随时随地出入宫禁 , 觐见皇上 。福临还经常出入汤若望的馆舍 , 两人相坐而谈 , 谈论涉及朝政、天文历法 , 以及中西方教义 。为什么福临会如此宠信优待汤若望 , 并称他“玛法”呢?
据说汤若望曾用耶稣教圣牌治愈了福临未婚皇后的重病 , 皇太后为此十分感谢汤若望 , 并亲自提出认汤若望为义父 。圣母皇太后的义父 , 便是福临皇上的干爷爷 。因为母后的关系 , 福临与汤若望的关系也日益密切 , 并亲切地称他为“玛法”(即爷爷) , 不断给予加封赏赐 。
顺治九年(1652)七月 , 汤若望向福临进献浑天星毯、地平日晷等仪器 , 以示对皇帝及清廷的效忠 。福临特赐朝服、凉朝帽、鞣袜等贵重物品 。
汤若望在清廷的官爵不断上升 。最初 , 他被任命为钦天监监正 , 之后 , 再封他正三品太常寺卿 。顺治十年(1653)三月 , 又赏赐他“通玄教师”称号 , 增加俸禄一倍 。最后又授予他为通政使 , 加封光禄大夫 。
福临对汤若望的《时宪历》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很高的评价 , 这说明他能接受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 表现出包容和开放的思想倾向 。这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在他给汤若望的敕谕中 , 充分地反映出他的这种积极思想 。他在敕谕中说:
“朕为国家缔造宏伟的基业 , 颁布实施先进的天文历法是当务之急 。自古以来 , 从汉代开始 , 如洛下闳、张衡、李淳风、僧一行等人 , 创建的历法均有损益 。仅仅在‘日月朔望、交会分秒’之数方面的错误就很多 , 导致对气候观测的误差 。至于元代郭守敬创的历法 , 号称精密 , 然而在‘经纬之度’方面尚不能符合天行 。惟有你从西洋远渡十万里 , 来精通历法 。但经十余年 , 终不见使用 。朕承上天保佑 , 在定鼎之初 , 特请你为朕修大清《时宪历》 , 至于今日而成 , 可谓勤奋而至啊!你又能洁身持行 , 尽心做事’领导属员 , 可谓忠心耿耿 。今特赐你嘉名 , 号为‘通玄教师’ 。望你能遵守职责 。这是天生贤人 , 佑佑定历 , 补数千年之阙略 , 成一代之鸿书 , 并非偶然啊!望你今后将此书修改完善 , 传之后代 , 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