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留下的一个秘密,宋朝皇帝口口相传

宋太祖赵匡胤在历史上口碑还是不错的 , 这主要是因为赵匡胤登基之后为人比较厚道 , 不滥杀无辜 , 对于当初追随自己的很多功臣也网开一面 , 让其享尽荣华富贵 , 相比于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大开杀戒 , 赵匡胤的为人确实值得称赞 , 也赢得了后人的认可和尊重 , 但是赵匡胤当初的杯酒释兵权却造成了大宋王朝百年重文轻武的弊端 , 导致后来被异族灭国的悲剧 。
赵匡胤和后周柴荣的关系非常好 , 柴荣也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君主 , 在位期间后周的国力蒸蒸日上 , 成为了五代中实力最强的一个国家 , 不仅如此 , 柴荣还多次打败北方的契丹人 。
正当所有人都认为柴荣会带领后周走向统一时 , 没想到天妒英才 , 柴荣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 在临终之前 , 柴荣托孤于赵匡胤 , 并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 , 掌管殿前禁军 。但让柴荣没想到的是赵匡胤在第二年便发动了陈桥兵变 , 夺了后周皇帝的皇位 , 建立了宋王朝 , 名为禅让 , 实际上是篡位 , 可后周只剩下了孤儿寡母和一班手无缚鸡之力的大臣 , 只好任由赵匡胤宰割 。
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 , 对后周母子非常优待 , 保全了周皇室的体面和尊严 , 这一点也值得后人称道 , 比起那些得了天下就将前朝后人赶尽杀绝的统治者来说 , 赵匡胤已经很有人情味了 , 后来赵匡胤在后周的基础上继续完成统一大业 , 先后攻灭了蜀国、南唐、北汉政权 , 收复吴越等势力 , 最终完成了大半个中国的统一 。
而面对北方的契丹人 , 赵匡胤感到实力不足 , 也就没有贸然开战 , 事实证明赵匡胤的想法是非常正确的 , 因为他死后 , 他的弟弟赵光义雄心勃勃要消灭契丹 , 结果被契丹人打的丢盔弃甲 , 坐着驴车逃跑 , 从此也将宋王朝虚弱的一面暴露给了敌人 。
赵匡胤建立王朝之后 , 在太庙立了一块神秘的石碑 , 每当皇帝即位的时候 , 到太庙祭祖时必定要掀起黄绸缎阅之 , 一百多年来这块石碑让人感到十分神秘 , 除了北宋的皇帝无人知晓其中到底是什么内容 , 后来金朝发兵攻灭北宋 , 进入太庙掀开黄绸缎才使得真相大白:据《避暑漫抄》记载:(誓)碑高七八尺 , 阔四尺余 , (上面刻有)誓词三行 , 一云:“柴氏子孙 , 有罪不得加刑 , 纵犯谋逆 , 止于狱内赐自尽 , 不得市曹刑戮 , 亦不得连坐支属 。”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 , 天必殛之 。”
说白了就是规定了三件事:1、善待周世宗柴荣子孙 。2、不杀士大夫和上书提建议的人 。3、后世子孙不得有违 。所以北宋王朝对于文人来说简直是天堂 , 也正因为有着这些规矩 , 才使得柴氏子孙和文人在宋朝享受着非常优厚的待遇 , 由此也可以看出赵匡胤确实非常仁爱宽厚 , 虽然建立的王朝比较窝囊 , 但是其个人还是留下了不错的口碑 。
【赵匡胤留下的一个秘密,宋朝皇帝口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