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崇祯让李自成当西北王,明朝命运是否会改变?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在挥师北京,兵临城下之际,曾经特派使者杜勋与崇祯皇帝朱由检谈判,企图订立和议 。解放后,史学界在研究明末农民战争的着述中,均不提此事 。是认为有关历史记载失实,不屑置一词,还是“为尊者讳”,惟恐道及便有所谓朝农民革命领袖脸上抹黑之嫌?不得而知 。李文治先生解放前在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史的专着中,却曾经论及,文曰:
十八日,或谓降自成的太监杜勋入城会见崇祯帝,盛称自成兵马强劲,愿归明为朝廷内遏群寇外御强清,但应许以不奉诏不朝觐 。帝不能决,杜勋复缒城而去 。或云守陵太监申芝秀在昌平降于自成,缒入京城见帝,请帝逊位,崇祯把他叱走 。
一望而知,作者对此事的真实性不能断定,遂用“或谓”“或云”的笔法,予以叙述,旨在存疑 。那么,李自成与崇祯帝之间,究竟有没有通过太监杜勋,举行谈判,试图订立某种城下之盟呢?此事所关非小,应予认真探索 。
必须指出,明清之际及尔后的某些史家,囿于正统主义,十分同情崇祯帝,遇大关节处,每予偏袒,以致对此事的记载,抵牾甚多,捉襟见肘 。
网络配图
吴伟业载谓:十八日……贼攻彰义门甚急,监视宣大太监杜勋者先降贼,射书城上呼曰:“我杜勋也 。”勋素责,中官性服属其同类 。见勋独身来,不发矢,相向加劳苦,勋曰:“宣大二十万人皆降,汝等守何益?我入城有所讲,将见上面陈之 。”亟缒以入,与诸人耳语者良久 。语不闻 。守者前固已解体,既见耳目非是,似若持两端者,遂投兵喧呼欲下,不可止 。贼乘之,外城遽陷 。上闻变,登万寿山……首先,他把杜勋入城,纯粹写成是个人行动,显然是说不通的 。试想,杜勋作为昔日崇祯帝的心腹太监、宣大二十万明兵的监军,如果没有获得李自成的特许,肩负重大使命,他这个非同小可的降官,岂敢擅自射书城上,高声通名?其次,杜勋既已登城,且与守城太监耳语良久,时值“平台召对何人对,皇上无言恸哭回”之际 。形同釜底游魂的合朝文武,又有谁敢阻拦他入宫与崇祯帝对话?但吴氏对此下文缄口不语 。顿使此事成了无尾案 。至于吴氏把农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攻陷外城,写成似乎是杜勋一人在城上瓦解明军的结果,更属无稽之谈,不值一驳 。
谈迁记此事,较吴伟业稍具体:
杜勋是进了深宫,见着崇祯帝的 。但双方谈了些什么,却只有“盛称贼势,皇上可自为计”十个大字 。就杜勋而论,如果他真的只谈了这么一句话,李自成有什么必要特派他冒着风险,入城进宫?又有什么必要对其敌手的总头子崇祯帝关照“可自为计”?而就崇祯帝而言,退百步言之,就算是杜勋只谈了这句话 。他总该有个反映 。但反映如何?谈迁却只字不提,使此事仍形同断尾蜻蜒 。
计六奇记此事,触及到部分事实真相 。但也还是仅露了个头,且将人名搞错 。文谓:
贼攻平则门,喻时止 。遣叛监杜之秩缒城入见当轴,议割西北一带 。并犒军银百万两,皆咋舌相视,亦不敢闻于上 。
这里 。计六奇将杜勋写成杜之秩,谬 。清初的明末遗臣杨士聪,当时即已指出,“杜勋坊刻或误为杜之秩” 。但是,他毕竟透露了李自成派杜勋去见崇祯帝谈判的内容,即“议割西北一带,并犒军银百万两”;虽然这并非内容的全部,但总算接触到实质性问题 。可是,计六奇在叙述中,仍把崇祯帝排除于此事之外,一口咬定无人“敢闻于上”,也就是说崇祯帝根本不知道有此事,未免愚态可掬 。
谷应泰记载此事则另有一格 。
网络配图